无复见枯疏,共疑春每至。
《野翠堂》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与独到见解。"重城似郊坰,接眼尽苍翠",开篇即以“重城”比喻环绕的山峦,仿佛广阔的郊野,满目皆是青翠之色,展现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自然景象。"无复见枯疏,共疑春每至",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四季常绿,没有枯萎凋零的景象,仿佛春天随时都在这里降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丘樊岂少此,野叟不自贵",诗人通过对比,指出这里的自然之美并非罕见,而是普遍存在于自然之中,即便是朴实的农夫也并未因此而感到特别珍贵。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流露出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和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真谛的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倾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雨闷示儿子
东吴春雨多,略无三日晴。
濛濛平野暗,淅淅空阶声。
百花雨中尽,三月未闻莺。
重裘坐奥室,时序真强名。
亦欲借驴出,泥淖沾衣缨。
抚事每累欷,浊醪聊独倾。
景运今方开,关辅一日平。
我家本好畴,灞浐可躬耕。
买酒新丰市,看花下杜城。
会当与汝辈,藉草作清明。
对食
人苦不知足,贪欲浩无穷。
豹胎日餍饫,萍齑却时供。
饮豚以人乳,万乘亦改容。
方其未遇时,鹅䏑动英雄。
哀哉王相国,计堕饭后钟。
所以贤达士,一视约与丰。
我亦蹭蹬者,羁游半生中。
木槃饱藜苋,美与玉食同。
口腹嗟几何,曾是役我躬。
放箸一笑粲,赋诗晓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