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源邦之栋,急士如拾珍。
定知柳下锻,远胜崔史陈。
士要虽衣食,求仁今得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的《杂书示陈国佐胡元茂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将巨源比喻为国家的栋梁,对贤才的渴求如同珍视瑰宝,强调了人才的重要。他提到柳下之人(可能指隐士或有才华但未显达的人)的磨炼,认为其价值超过崔史陈那样的显赫人物。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真正贤士品德的推崇,即使他们选择绝交,也更能显现其高尚情操。
接着,诗人指出士人虽然需要基本的生活保障,但更追求仁德,如今能实现这种追求就是真正的仁。最后,诗人提到了释之和王生两位人物,认为他们的美德超越常人,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质。诗人总结说,对于竹林七贤的诗歌,他认为不能轻视任何一位贤士,每个人都值得尊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人才的价值和道德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贤良之士的敬仰,并对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品行给予了高度评价。
寒不入阿房中,春不出轮台东。
轮台岂无春,层冰?砢焉能通。
策驽马,上剑阁,悬度絙索贯复穷。
发白帝,下峡江以风。目不得瞬,飞不得同。
人生本末竟焉岐,积贱累荣各因之。
南山有鸟易凤皇,毛羽剥落便摧藏。
行路难,君自伤。
今日不知来日事,百年枉作万年图。
青青一种芭蕉树,春雨敷荣秋雨枯。
忆昨岁晚雪飞白,都阃门墙映红碧。
依稀记得建阳过,南北东西总为客。
建阳县令薛给事,开尊北堂邀我至。
对花云是美人蕉,不怕风霜逞娇媚。
前月京师附书还,为传给事死谏官。
见花怜花为花恼,万丈雪山毛骨寒。
都司刘郎举武举,每以危言动天子。
螭头豹尾不肯留,独鞚花虬行万里。
万里边庭绝羽书,手种芭蕉三百株。
一宵蹄齧苦不戒,粉碎玉人伤绿珠。
共汝朝来有归兴,细雨沈沈满三径。
携锄斸取旧根荄,且种窗前欹枕听。
《雨后于都司分种红蕉》【明·陆深】今日不知来日事,百年枉作万年图。青青一种芭蕉树,春雨敷荣秋雨枯。忆昨岁晚雪飞白,都阃门墙映红碧。依稀记得建阳过,南北东西总为客。建阳县令薛给事,开尊北堂邀我至。对花云是美人蕉,不怕风霜逞娇媚。前月京师附书还,为传给事死谏官。见花怜花为花恼,万丈雪山毛骨寒。都司刘郎举武举,每以危言动天子。螭头豹尾不肯留,独鞚花虬行万里。万里边庭绝羽书,手种芭蕉三百株。一宵蹄齧苦不戒,粉碎玉人伤绿珠。共汝朝来有归兴,细雨沈沈满三径。携锄斸取旧根荄,且种窗前欹枕听。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9967c67898ee228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