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治平院长老善忍自绍兴癸酉四月住持余是年三月生》
《宿治平院长老善忍自绍兴癸酉四月住持余是年三月生》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治平前代寺,幽胜占唐昌。

我始生弥月,师初踞上方

百年虽未半,三纪独偏忙。

一事尤堪哂,相随两鬓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弥月(mí yuè)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延续许久。

前代(qián dài)的意思:指过去的时代或历史阶段。

上方(shàng fāng)的意思:指在位置或地位上高于某人或某物。

相随(xiāng suí)的意思:相互跟随,彼此陪伴

一事(yī shì)的意思:指做事没有任何成果,一无所获。

幽胜(yōu shèng)的意思:指隐蔽而胜过明显的优势。

治平(zhì píng)的意思:指维护社会治安,使社会安定平和。

注释
治平:指宋神宗赵顼的年号。
幽胜:幽静优美的环境。
唐昌:唐代的繁荣昌盛。
弥月:婴儿出生满一个月。
师:指寺庙中的僧侣或导师。
上方:寺庙的最高位置。
百年:指人的寿命,此处泛指人生。
三纪:三个朝代(一百八十年)。
哂:嘲笑,讥讽。
两鬓苍:两鬓斑白,形容年纪大。
翻译
这座寺庙治理于和平时期,它的幽静优美占据着唐代的荣光。
我出生才满一个月,师父就占据了寺庙的高位。
虽然人生还未过半百,但这三个朝代里我格外忙碌。
有一件事特别值得嘲笑,那就是跟随我一起变老的双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镃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治平寺中修行的生活状态与感悟。诗中的“幽胜占唐昌”表现了寺庙所处环境之美好,也象征着诗人心灵深处对清净佛地的向往。

“我始生弥月,师初踞上方”两句,通过对比自己的出生和禅师坐堂的时间差距,抒发了对于岁月流逝与个人修行进程的反思。诗人虽自称“百年虽未半”,但实际上是以一种超脱世俗年龄计算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有限性的认识和对佛法修持的迫切感。

“三纪独偏忙”一句,则显露出诗人对于个人修行的专注与投入,即便是在悠长的岁月中,也保持着不懈怠的努力。接着,“一事尤堪哂,相随两鬓苍”两句,从一个侧面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通过对头发变白这一自然现象的描述,隐喻出岁月在无声中流逝,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看世事的心态。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望济宁

疏翠轻红水岸迂,渔家远近映菰蒲。

高城前望晴云下,却记行程是半途。

(0)

勉仁少傅行营置酒就席奉简同寅

万乘行春日,千官得共陪。

石林穿窅窱,涧道历邅回。

酒载黄封赐,人联玉署才。

解鞍庐帐下,随意泻金罍。

(0)

晚度密云北山绝顶

常奉垂堂戒,其如扈跸何。

高疑登玉垒,近恐逼银河。

宛转扪萝上,低回避石过。

前途看渐晚,力尽敢蹉跎。

(0)

重过济宁

闾井皆临闸,郊原四望平。

横峰连岱岳,分水向彭城。

笳鼓屯千骑,舟车会两京。

沿洄未能住,俱是重王程。

(0)

送尤文度归吴中

我友整遐装,誓将起旋归。

平明发城邑,率彼东路驰。

爰与二三子,祖饯临郊岐。

中觞趣分袂,恨恨使我悲。

嘤鸣求其友,窃慕伐木诗。

平生携手好,何为中仳离。

行当阻川岫,安得睹光仪。

情敦思苦深,久要谅不遗。

各言崇令德,庶保黄发期。

(0)

八声甘州.癸亥七月既望,夜景冥郁,略无尘秽,同袁兰村登江亭

趋夕阳筇笠果幽寻,莫负好旗亭。

引平泉花竹,生香不断,著处秋痕。

罨画半奁凉瞑,鱼梦聚芦根。

旧日题红地,活水流云。

人与西风是客,载荷筒酒苦,重款青尊。

渐苧衣疏索,霜黯拾蓬萤。

怅韦郎、清愁似织,换秋眉,新绿与山分。

沈吟久,一星窥塔,红树斜门。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