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堂耿不寐,辘辘闻车声。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强 起 宋 /王 安 石 寒 堂 耿 不 寐 ,辘 辘 闻 车 声 。不 知 谁 家 儿 ,先 我 霜 上 行 。叹 息 夜 未 央 ,遽 呼 置 前 楹 。推 枕 欲 强 起 ,问 知 星 正 明 。昧 旦 圣 所 勉 ,齐 诗 有 鸡 鸣 。嗟 予 以 窃 食 ,更 觉 负 平 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家儿(jiā ér)的意思:家庭、家人
辘辘(lù lù)的意思:形容车轮转动的声音,也比喻事情进行得忙碌或繁重。
昧旦(mèi dàn)的意思:指不明白、不知道。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前楹(qián yíng)的意思:指门楣,比喻事物的前景、前途。
强起(qiáng qǐ)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变得强大、有力量。
窃食(qiè shí)的意思:暗中偷吃别人的食物或财物。
上行(shàng xíng)的意思:向上前进,指事物发展、进步或个人地位提升。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未央(wèi yāng)的意思:指永远不会结束或终结的状态,也指无穷无尽、无法计算的数量。
问知(wèn zhī)的意思:指通过询问或探究来获得知识,表示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意愿。
予以(yǔ yǐ)的意思:给予;赐予;施以
夜未央(yè wèi yāng)的意思:指夜晚还未结束,时间尚早。
- 注释
- 耿:明亮。
寐:入睡。
辘辘:车轮滚动的声音。
霜上行:在霜雪中行走。
遽呼:突然呼叫。
置前楹:放在前厅。
昧旦:黎明。
齐诗:古代诗歌集。
鸡鸣:鸡叫,象征早晨到来。
窃食:偷懒,无所事事。
负平生:辜负了一生的时光。
- 翻译
- 寒冷的厅堂中我难以入睡,只听见车轮辘辘作响。
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已经在霜雪中先行出发。
夜晚的叹息还未结束,忽然听到呼唤声在前厅响起。
推醒枕头试图起身,才知星辰依然明亮。
黎明时分,这是圣贤所激励的时刻,齐诗中有鸡鸣报晓。
想到我偷懒的行为,更加觉得辜负了此生的光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清晨,诗人在夜未央时被外面的车声吵醒。他们不知道是哪家孩子先于自己踏上了覆盖着霜冻的地面。这一切让诗人感叹,同时也促使他们想要强迫自己起床,但最终还是推枕而睡,询问夜空中的星象是否已经到达了特定的位置。
诗中透露出诗人的不甘心和自责之情。"昧旦圣所勉"一句表明在早晨,圣人或有道德的人会勉励自己,而"齐诗有鸡鸣"则是指古代齐国的诗中常有鸡叫的声音,用来比喻清晨的警醒。在这里,诗人感慨自己不能像那些圣人一样自律,反而以偷懒为食,更增添了对平生无为的悔恨。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个人的处世态度以及内心的矛盾。作为北宋时期的改革家,他在政治上推行新法,但在个人生活中却有着不甘于自己的放荡和懒惰的一面。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自我要求与现实行动之间差距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别舍弟
欲住住不得,出门天气秋。
惟知偷拭泪,不忍更回头。
此日祗愁老,况身方远游。
孤寒将五字,何以动诸侯。
覃山人隐居
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
徵君已去独松菊,哀壑无光留户庭。
予见乱离不得已,子知出处必须经。
高车驷马带倾覆,怅望秋天虚翠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