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春 诗 明 /李 玉 英 柴 扉 寂 寞 掩 残 春 ,满 地 榆 钱 不 疗 贫 。云 鬓 霓 裳 半 泥 土 ,野 花 何 事 亦 愁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春(cá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即将过去或已经过去,只剩下一点残余的春意。
柴扉(chái fēi)的意思:指家中的大门或门扉。
愁人(chóu rén)的意思:令人忧虑、令人烦恼的事物或情况。
地榆(dì yú)的意思:指心地善良,待人真诚,不计较得失。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疗贫(liáo pín)的意思:疗贫是指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改善生活状况。
霓裳(ní cháng)的意思:形容美丽华丽的衣裳。
泥土(ní tǔ)的意思:指土壤、泥土,也可引申为基础、根本之意。
野花(yě huā)的意思:指在野外生长的花朵,比喻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人或事物。
云鬓(yún bì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长发如云。
- 鉴赏
这首《送春诗》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寂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情感的交融。
首句“柴扉寂寞掩残春”,以“柴扉”象征着简朴而略显落寞的生活状态,门扉紧闭,仿佛在挽留即将离去的春天。这里的“残春”不仅指季节的末端,也暗含了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
次句“满地榆钱不疗贫”,榆钱在这里象征着微小而平凡的财富,但即便如此,它们也无法解决生活的贫困问题。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物质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以及面对困境时的无奈。
第三句“云鬓霓裳半泥土”,将女性的美丽与哀愁巧妙结合。云鬓和霓裳本是华丽的象征,但在泥土中半掩,暗示了美好事物的脆弱和易逝,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深深惋惜。
最后一句“野花何事亦愁人”,以野花自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共同哀伤。野花虽不起眼,却也感受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忧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让人感受到万物皆有情,春去秋来,自然界与人类情感的共鸣。
整体而言,《送春诗》通过对春天消逝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与惋惜之情。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晨霞
君歌仙氏真,我歌慈氏真。
慈氏发真念,念此阎浮人。
左命大迦叶,右召桓提因。
千万化菩萨,百亿诸鬼神。
上自非相顶,下及风水轮。
胎卵湿化类,蠢蠢难具陈。
弘愿在救拔,大悲忘辛勤。
无论善不善,岂间冤与亲。
抉开生盲眼,摆去烦恼尘。
烛以智慧日,洒之甘露津。
千界一时度,万法无与邻。
借问晨霞子,何如朝玉宸。
曲江亭晚望
曲江岸北凭栏干,水面阴生日脚残。
尘路行多绿袍故,风亭立久白须寒。
诗成闇著闲心记,山好遥偷病眼看。
不被马前提省印,何人信道是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