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秋荷花满池时江水泛溢》
《立秋荷花满池时江水泛溢》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凉风袅袅浪浪,镜里花开照草堂

槛引三千蛱蝶,池临七十紫鸳鸯

越人湖月秋看剑,楚客湘烟晚作裳。

吹得参差骋望涉江犹欲寄明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骋望(chěng wàng)的意思:形容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楚客(chǔ kè)的意思:指在他乡的客人,也可指在异地独自奋斗的人。

蛱蝶(jiá dié)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或行为不切实际,空想不实际。

开照(kāi zhào)的意思:指开展照会、通知、布告等,使人们了解情况。

浪浪(làng làng)的意思:形容物体或人行动不规律,没有目标或目的。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明珰(míng dāng)的意思:指明亮的灯火,在夜晚中照亮前方,比喻引导和指引。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涉江(shè jiāng)的意思:涉足江水,比喻冒险或涉险。

鸳鸯(yuān yāng)的意思:指夫妻恩爱、形影不离的意思。

越人(yuè rén)的意思:指外地人或外国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荷花盛开,池水泛溢,凉风轻拂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凉风袅袅水浪浪",凉爽的微风吹动水面,波纹荡漾,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氛围。"镜里花开照草堂",将池塘比作镜子,映照着开放的花朵,草堂在其中显得格外静谧,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接着,"槛引三千黄蛱蝶,池临七十紫鸳鸯",蝴蝶和鸳鸯在池边飞舞嬉戏,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越人湖月秋看剑,楚客湘烟晚作裳",通过引用古代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吹得参差遥骋望,涉江犹欲寄明珰",诗人借风的吹拂,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愿望,希望如同风一般,能够跨越江河,传递心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游仙九首·其六

大道久巳晦,谁能识仙真。

如何卖药翁,怪语惊市人。

日月空明照,朝菌非大椿。

巳矣复何道,去去生愁辛。

(0)

雨中杂诗四首·其一

久晴思得雨,既雨久复厌。

广庭屯阴气,平陆就昏垫。

凄风吹人寒,朱火黯无燄。

水衣上高墉,泉溜发枯堑。

青泥没逵道,寸步不可觇。

慷慨成感伤,缠绵积忧念。

(0)

遣兴六首·其六

迂疏乏世用,矫情非所安。

投簪谢时辈,聊得心中宽。

回首望故乡,枳棘日以繁。

譬彼水上萍,随流且盘桓。

楼头好山色,晴雨皆可观。

未知明朝事,且尽今日欢。

(0)

杂诗四十首·其二十五

殊俗甘朐䏰,比之刍牛腴。

殷勤奉宾客,自谓敬有馀。

鸱嚇虽异贯,赤惑谁能祛。

霾阴蔽玄象,清渭混污渠。

谁能继夏后,再分龙与鱼。

(0)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其四

我昔年少时,高视隘八荒。

惟思涉险道,谁能戒垂堂。

南辕与北轨,所历何杳茫。

一旦十年后,尽化争战场。

岂无英雄士,几人归北邙。

抚此重长叹,壮志失轩昂。

敛退就衡宇,蹙蹙守一方。

往事且弃置,身在亦奚伤。

(0)

秋怀·其四

清晨启扉坐,微风动游龙。

离离墙上花,切切砌下蛩。

喓喓自成音,灼灼各有容。

四序迭推移,衰病情所钟。

身羸足巳弱,有愿不得从。

愧负天地生,怆悢填心胸。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