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难带雪访,杜鲜惊人吟。
两度叨知篆,三季未买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官舍,内心情感的复杂与矛盾。首句“展历看除日,终年损道心”中,“除日”指的是农历除夕,诗人翻阅日历,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却感到了内心的道行受损,暗示了一年的官场生涯可能对他的精神世界造成了某种冲击。
接着,“戴难带雪访,杜鲜惊人吟”两句,通过“戴难”和“杜鲜”的形象,表达了诗人访友或自省时的艰难与孤独。这里的“戴难”可能暗喻着在官场中的压力与挑战,“杜鲜”则可能指诗人内心的灵感或激情在官场的束缚下变得稀少。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挣扎与矛盾。
“两度叨知篆,三季未买琴”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精神追求与现实处境之间的冲突。作为官员,他可能两次参与了篆刻工作,这在古代可能象征着权力与责任,但“未买琴”则表明他对艺术、自然或个人兴趣的追求并未得到满足,可能因为官场的忙碌而被忽视。
最后,“白头犹逐逐,已觉错弥深”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反思。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头”),他仍在官场上奔波(“逐逐”),但已经意识到这种生活与自己内心真正追求的东西之间存在着深深的错位(“错弥深”)。这句话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隐喻,反映了明代官场对士人精神世界的压抑与扭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感受,以及在追求个人理想与现实约束之间所面临的困境。
江郊重数少陵堂,草木依人亦宠光。
柏藉扶持难雨溜,竹逃剪伐易云长。
鸡苏莺粟类熟灸,山茗溪茶同摘苍。
我愿糜琼更加璧,助其问字有过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