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通过书信与远方友人交流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微妙的暗示。首句“遥知把笔怯禽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诗人对书写的畏惧比作对鸟鸣的敏感,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犹豫与不安。次句“密语书来屡自惊”,进一步揭示了书信内容的私密性与情感的复杂性,诗人收到密信后,内心多次受到触动与惊异,暗示了信中所承载的情感深度与重要性。
后两句“若道花笺传不尽,幽情含处已分明”,则深化了主题,不仅指出了书信作为载体虽有限,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清晰而深刻。这里的“花笺”特指精美的信纸,以之为载体,更显出情感的珍贵与细腻。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传达了即便语言无法完全表达,但情感的真挚与深沉已经通过文字传递给对方,达到了一种超越言语的沟通效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信往来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描绘,展现了唐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与艺术创作的微妙之处,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情感表达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字令.赠通庵
太初一点,本灵明、元自至纯无杂。
执着些儿千里远,悟得只消时霎。
方寸中虚,纤尘不立,何用调庚甲。
承当得去,目前方信无法。
个中显诀难传,无名可唤,贵在心通达。
信手拈来君荐取,无罅岂容针剳。
人我山头,是非海里,更要知生杀。
养其无象,忘形灵地开发。
水调歌头.赠实庵
道乃法之体,法乃道之余。
双全道法,横拈倒用总由渠。
只这元神元气,便是天兵将吏,除此外都无。
说与洞蟾子,定里作工夫。守为胎,用为窍,假为符。
既明此理,何须苦泥墨和朱。
若使精凝气固,便可驱雷役电,妖怪悉皆诛。
行满功成日,谈笑谒仙都。
摸鱼儿
雁双双、正飞汾水,回头生死殊路。
天长地久相思债,何似眼前俱去。摧劲羽。
倘万一幽冥,却有重逢处。诗翁感遇。
把江北江南,风嘹月唳,并付一丘土。仍为汝。
小草幽兰丽句。声声字字酸楚。
拍江秋影今何在,宰木欲迷堤树。霜魂苦。
算犹胜、王嫱有冢贞娘墓。凭谁说兴。
叹鸟道长空,龙艘古渡。马耳泪如雨。
水调歌头.和韵送公弼
酒酣肝胆露,把手共高歌。
中年底用离别,作恶渐应多。
春尽江头苦雨,日暮风沙万里,重俯大江沱。
行李几时发,别意满琵琶。仲宣楼,桓公柳,少陵花。
别时政自凄断,忍听祢生挝。
宁作丈夫意气,莫作妻孥恋嫪,后会渺无涯。
风外柳花急,骏马夹轻车。
凤凰台上忆吹箫.听沈野云吹箫醉后有赋
琪树锵鸣,春冰碎落,玉盘珠泻还停。
渐一丝风袅,悠扬青冥。
疑把红牙趁节,想有人、记豆银屏。
何须数,琵琶汉女,锦瑟湘灵。
追思旧时胜赏,醉几度西湖,山馆池亭。
惯依歌花月,按舞娉婷。
岁晚相逢客里,且一尊、同慰漂零。
君休惜,吴音朔调,尽与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