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狂力障势转狂,似止儿啼掩其口。
今之使者志在名,流移未复碑先成。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儿啼(ér tí)的意思:指婴儿啼哭声,比喻凄凉、悲伤的情景。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风霾(fēng mái)的意思:指大风和沙尘天气造成的浓雾,也用来比喻社会或环境的恶劣状况。
瓠子(hù zǐ)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样子、形态像瓠子一样丑陋、不堪入目。
后来(hòu lái)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在之后或之后的阶段
流移(liú yí)的意思:流动迁移,指人或物体由一处转移到另一处。
庙祀(miào sì)的意思:庙,指祭祀神灵的场所;祀,指祭祀神灵。庙祀指祭祀活动或祭祀仪式。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群议(qún yì)的意思:指众多人一起讨论或辩论某个问题。
神禹(shén yǔ)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超群出类。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石泥(shí ní)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坚硬、固执不变。
水勇(shuǐ yǒng)的意思:形容人勇敢果断,行动迅速。
铁牛(tiě ni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坚强、顽强不屈。
无敌(wú dí)的意思:没有对手,无可匹敌
宣房(xuān fáng)的意思:指公开宣布要买房,表示决心和诚意。
遗爱(yí ài)的意思:指因为爱而留下的情感、关怀或财物。
禹绩(yǔ jì)的意思:指有很高的政绩或成就。
周定(zhōu dìng)的意思:周密地安排,精确地确定。
瓠子歌(hù zǐ gē)的意思:指虚构的事物、无实际意义的歌词或文字。
这首《治河谣》由明代诗人吕㦂所作,通过对历史治河事件的回顾与对比,表达了对古代治水英雄的敬仰以及对当代治水官员行为的反思。
诗中首先提到了古河变迁的历史,从周定王时期到汉代的瓠子歌和宣房工程,再到后来的众多治理方案,暗示了治水事业的悠久历史与复杂性。接着,诗人通过“神禹远矣谁其良”一句,表达了对古代治水英雄的怀念与敬佩,同时也对后世治水能力的质疑。
“黄流一石泥数斗,歘忽风霾千里走”描绘了黄河的凶猛与不可预测,形象地展现了洪水的破坏力。“奔狂力障势转狂,似止儿啼掩其口”则以比喻手法,将洪水比作无法安抚的孩童,强调了治水工作的艰难与挑战。
“古之使者犹为民,以身捍水勇且仁”是对古代治水官员的正面评价,他们以身许国,勇敢而仁慈地面对洪水。“今之使者志在名,流移未复碑先成”则是对当代治水官员的批评,指出他们追求个人名誉而非实际成效,治水工程往往还未完成,就已经忙着立碑纪念。
最后,“张秋巳誇缵禹绩,苻离庙祀称无敌”提到一些当代治水工程的夸耀与祭祀,但诗人通过“君不见蜀之遗爱仰三犀,今之铁牛仆在堤”这一反问,讽刺了这些工程的实际效果与象征意义之间的巨大差距,表达了对真正为民造福的治水理念的呼唤。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治水的不同态度与效果,深刻揭示了治水事业的本质与价值,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