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梅 雨 隳 城 自 用 前 韵 宋 /刘 克 庄 叠 石 黏 灰 事 尚 新 ,忽 因 沾 渍 减 嶙 峋 。晋 阳 昔 仅 存 三 板 ,瓠 子 今 谁 助 束 薪 。恃 陋 窃 忧 难 御 冠 ,加 工 却 恐 倍 劳 民 。狂 生 亦 岂 前 知 者 ,曾 是 边 城 荷 杵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瓠子(hù zǐ)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样子、形态像瓠子一样丑陋、不堪入目。
加工(jiā gōng)的意思: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变得更有用或更有价值。
仅存(jǐn cún)的意思:仅剩下,只有这一个存在
狂生(kuáng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活放纵,放荡不羁,不受拘束。
劳民(láo mín)的意思:指对民众过度榨取劳力或给民众带来过多的劳动负担。
嶙峋(lín xún)的意思:形容山峰、岩石等高耸、陡峭的样子。
前知(qián zhī)的意思:事先知道或预测到。
三板(sān bǎn)的意思:形容行动、步伐稳定,没有丝毫动摇。
束薪(shù xīn)的意思:指因为收入有限而束缚自己的能力和发展。
忧难(yōu nán)的意思:指困难、痛苦、苦难的事情。
沾渍(zhān zì)的意思:指染上污渍或受到不良影响。
知者(zhī zhě)的意思:知识渊博的人,通常指有见识、智慧和学问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与颓废的景象。"叠石黏灰事尚新,忽因沾渍减嶙峋"表明历经岁月侵蚀,岩石上的苔藓已经长成,一些原来的陡峭之处也因为风化而变得平缓。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描述,反映出时间流逝带来的影响。
接下来的"晋阳昔仅存三板,瓠子今谁助束薪"则是诗人对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晋阳可能指的是古代晋阳城,而"仅存三板"形容其残破不堪。"瓠子"是一种用来储水的器具,诗中提到它如今无人使用,用来束柴禾。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与现今荒凉的感慨。
随后的"恃陋窃忧难禦寇,加工却恐倍劳民"则是对当前情况的一种担忧。"恃陋"意味着依赖过去的成就而不思进取,"窃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而"难禦寇"可能指的是边疆防御的困难。"加工"意指继续修缮或改善,但这种做法可能会加重百姓的负担,因此诗中说"恐倍劳民"。
最后两句"狂生亦岂前知者,曾是边城荷杵人"则透露出诗人的自嘲与对过去的一种怀念。"狂生"可能是对自己当时所作所为的评价,而"曾是边城荷杵人"则表明诗人有过在边疆戍守的经历,"荷杵"指的是古代军中用来运送粮食或物资的工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变迁的描写,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