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九十八首·其八十一》
《颂古九十八首·其八十一》全文
宋 / 释印肃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古今学道参禅,未谙眼耳妙言诠。

一粒玄沙无住本,时时兴贩海南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参禅(cān chán)的意思:指修行禅宗,参悟佛法,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

贩海(fàn hǎi)的意思:指以贩卖人口、贩卖毒品等非法活动谋取利益。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海南(hǎi nán)的意思:指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互相关联的关系。

今学(jīn xué)的意思:指当下学习的知识或学问。

妙言(miào yán)的意思:指言辞巧妙、富有智慧,能够引起共鸣或启发他人思考的言辞。

时兴(shí xīng)的意思:流行、盛行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无住(wú zhù)的意思:指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栖身之处。

兴贩(xīng fàn)的意思:指利用某种机会谋取暴利。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言诠(yán quán)的意思:言辞明确,意义深刻的表达。

与参(yǔ cān)的意思:与参指的是与人共同学习、互相参考,共同进步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颂古九十八首》中的第八十一首。诗中,诗人以修行和参禅的视角探讨了对道的理解。他指出,无论是学习道义还是禅修,都需要超越单纯的视听感知,领悟到更为深奥的“眼耳妙言诠”,即超越表象的真理。接着,诗人运用比喻,将道的真谛比作“一粒玄沙”,暗示其微小而深远的无常和空性,就像随时在海上航行的船只,暗示着道的流动性和不可捉摸。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生与宇宙的奥秘。

作者介绍
释印肃

释印肃
朝代:宋   号:普庵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猜你喜欢

题朱庆馀闲居四首·其二

尽日衡门闭,苍苔一径新。

客心非厌静,悟道不忧贫。

白屋悬尘榻,清樽忆故人。

近来疏懒甚,诗债后吟身。

(0)

处厚游杭作诗寄之

江村摇落暂逢秋,况是闻君独远游。

浙水风烟思吊古,楚乡人物赋登楼。

书沈寒雁云边影,梦绕清猿月下愁。

念我故人劳碌久,不如投老卧沧洲。

(0)

浣溪沙·其九

乌帽斜欹倒佩鱼,静街偷步访仙居,隔墙应认打门初。

将见客时微掩敛,得人怜处且生疏,低头羞问壁边书。

(0)

生查子·其五

为惜美人娇,长有如花笑。

半醉倚红妆,转语传青鸟。

眷方深,怜恰好,唯恐相逢少。

似这一般情,肯信春光老。

(0)

直指大丹歌

三清宫殿隐昆巅,日月光浮起紫烟。

池沼泓泓翻玉液,楼台叠叠运灵泉。

青龙乘火铅为汞,白虎腾波汞作铅。

欲得坎男求匹偶,须凭离女结因缘。

黄婆设尽千般计,金鼎开成一朵莲。

列女擎乌当左畔,将军戴兔镇西边。

黑龟却伏红炉下,朱雀还栖华阁前。

然后澄神窥见影,三周功就驾云軿。

(0)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姑苏台枕吴江水,层级鳞差向天倚。

秋高露白万林空,低望吴田三百里。

当时雄盛如何比,千仞无根立平地。

台前夹月吹玉鸾,台上迎凉撼金翠。

银河倒泻君王醉,滟酒峨冠眄西子。

宫娃酣态舞娉婷,香飙四飒青城坠。

伍员结舌长嘘嚱,忠谏无因到君耳。

城乌啼尽海霞销,深掩金屏日高睡。

王道潜隳伍员死,可叹斗间瞻王气。

会稽句践拥长矛,万马鸣蹄扫空垒。

瓦解冰销真可耻,凝艳妖芳安足恃。

可怜荒堞晚冥濛,麋鹿呦呦达遗址。

君怀逸气还东吴,吟狂日日游姑苏。

兴来下笔到奇景,瑶盘迸洒蛟人珠。

大鹏矫翼翻云衢,嵩峰霁后凌天孤。

海潮秋打罗刹石,月魄夜当彭蠡湖。

有时凝思家虚无,霓幢彷佛游仙都。

琳琅暗戛玉华殿,天香静袅金芙蕖。

君声日下闻来久,清赡何人敢敌手。

我逃名迹遁西林,不得灞陵倾别酒。

莫便五湖为隐沦,年年三十升仙人。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