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嫌投林晚,只悔出林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苦(bù kǔ)的意思:不感到苦痛或困难。
故林(gù lín)的意思:指已经废弃或荒芜的林木,比喻事物的衰败和人事的变迁。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倦鸟(juàn niǎo)的意思:形容疲倦的鸟儿,比喻人疲劳不堪。
苦饥(kǔ jī)的意思:形容极度的苦痛和饥饿。
力尽(lì jìn)的意思:力量消耗殆尽,无法继续努力。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投林(tóu lín)的意思:指投靠敌对势力或敌对国家,背叛自己的国家或团体。
羽毛(yǔ máo)的意思:羽毛是鸟类身上的覆盖物,象征着轻盈、柔软和美丽。在成语中,羽毛常用来比喻轻微、微小或纤弱的事物。
原野(yuán yě)的意思:指广阔的原野,比喻没有限制和束缚的自由环境。
中道(zhōng dào)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平衡和妥协的做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疲惫的鸟儿在归途中的情景。"倦鸟投故林"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在外漂泊的人渴望回归家园的情感。鸟儿尽管力尽,但仍怀有飞翔的本能,象征着即使面临困难,也希望能回到熟悉的环境。"岂不爱羽毛"暗示了对现有生活的留恋,但"中道将安归"则揭示了内心的迷茫和对未知归宿的忧虑。
诗人进一步强调,他并不嫌弃回归的时间已晚,只是后悔当初离开家园的选择。"只悔出林非"流露出深深的懊悔和对过去决定的反思。最后,"徘徊顾原野,何处不苦饥"描绘了鸟儿在寻找食物时的困境,也寓言了人在人生旅途中的艰辛与饥饿感,表达了对安宁与满足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倦鸟的归途,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与道者别
闻说沧溟今已浅,何当白鹤更归来。
旧师唯有先生在,忍见门人掩泪回。
和都官苗员外秋夜省直对雨简诸知己
多雨南宫夜,仙郎寓直时。
漏长丹凤阙,秋冷白云司。
萤影侵阶乱,鸿声出苑迟。
萧条人吏散,小谢有新诗。
送狄明府赴九江
字人修祖德,清白定闻传。
匹马从秦去,孤帆入楚悬。
关中寒食雨,湖上暑衣天。
四考兼重请,相知住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