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户人无闭,浮江兽已行。
随来晋盗逸,民化蜀风清。
承明(chéng míng)的意思:接受明主的命令或指示,承担责任。
从彝(cóng yí)的意思:指按照规矩、法律、道义等办事,不偏不倚,公正无私。
德声(dé shēng)的意思:指声誉好、品德高尚。形容一个人的声望和品德值得赞赏。
风清(fēng qīng)的意思:形容风景明亮清爽,没有杂物。
郛郭(fú guō)的意思:指城郭的周围,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周围环境或者边界。
国宝(guó bǎo)的意思:指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文物、艺术品或传统技艺。
流落(liú luò)的意思:指人因种种原因而失去家园、财产,流离失所,无固定居所。
丘城(qiū chéng)的意思:指高大的城墙或城堡。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外户(wài hù)的意思:指与自己家庭不同户口的人。
小人(xiǎo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卑鄙无耻、行为恶劣的人。
彝典(yí diǎn)的意思:彝典指的是彝族人民的法典或法规。
优游(yōu yóu)的意思:优游指的是舒适自在地游玩、闲逛的意思。
中和(zhōng hé)的意思:指使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因素达到平衡,使之和谐统一。
州闾(zhōu lǘ)的意思:指守卫边境的军队或官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政治景象与社会状态。开篇“良臣乃国宝,麾守去承明”表达了对贤能之臣的赞誉,他们如同国家的宝贵财富,能够继承光明的政令。“外户人无闭,浮江兽已行”则形象地描述了一种门庭若市、国泰民安的景况,外面的门不需要关闭,因为没有外患和威胁,连水中的野兽都能自由自在地活动。
“随来晋盗逸,民化蜀风清”一句中,“晋盗”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或事件,此处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不法之徒也渐渐消失了。同时,蜀地(今四川地区)的风俗变得更加文明纯净,这反映了一种文化的传播与民众道德水平的提升。
“郛郭从彝典,州闾荷德声”表达了对地方行政治理的一种美好愿景。郛郭可能是指某个地方名称,而“从彝典”则意味着遵循古代圣人的法则进行管理;“州闾荷德声”则形容州城的门户之上飘扬着道德的香气,显示出一种清廉和谐的政治氛围。
接下来的“小人投天涯,流落巴丘城”可能是在描绘那些不合时宜的小人物如何远离主流社会,最终流落到偏远的地方,如同古代蜀地的巴丘城。
最后,“所赖中和作,优游凿与耕”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平和、外在安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农业生产(凿与耕)的重视。这也暗示了一种政治上的中庸之道,即通过和谐的治理实现国家的繁荣。
总体来看,这首诗是在描绘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文化昌盛的美好愿景,反映了古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一种向往。
元城郭使君,爱母不逮餐。
刻木貌慈母,去官西山濆。
上堂示甘旨,下堂候寒温。
人见使君孝,作书细讨论。
我论使君政,亦由孝所敦。
虞周虽已远,此道今幸存。嗟乎!
使君天壤何茫茫,此道谁与期?
天虽高,孝心本自达天德;
地虽厚,孝心当有彻地时。
何必邦人子弟能化之,致之家国、天下皆尔为。
秋风吹庭树,树叶秋如雨。
秋树则有枯,乌生长顾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