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照(cán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后,余辉照耀天空的景象。比喻人离去后,留下的影响还在。
都亭(dū tíng)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交流、商议事务的地方。也可指聚会、会议等场合。
繁华(fá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忙繁荣的样子。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恍然(huǎng rán)的意思:形容突然明白或醒悟。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泪点(lèi diǎn)的意思:指人的感情容易受到触动,很容易流泪。
破城(pò chéng)的意思:攻破城墙或围城,进入城内。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散败(sàn bài)的意思:散失败落,形势不好。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首都(shǒu dū)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可以泛指某一领域的最高权威。
水殿(shuǐ diàn)的意思:指宫殿、庙宇等建筑物的主体部分。
乌啄(wū zhuó)的意思:指黑色的乌鸦啄食,比喻人们只重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
真一(zhēn yī)的意思:真实不假,毫无虚假。
- 鉴赏
这首《木兰花令》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张尔田所作,描绘了一幅繁华消逝、人间如梦的凄凉景象。
“繁华催送”开篇即点明了主题,繁华的景象如同被时间催促着消逝,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人世恍然真一梦”,将人世间的一切比作一场梦,表达了对人生虚幻本质的深刻感悟。
“何处笙歌,水殿风来散败荷。”这两句通过对比笙歌与败荷,展现了乐声与自然景象的冲突,乐声虽美,却无法掩盖自然界的衰败,象征着美好与衰败并存的人间现实。
“饥乌啄肉,回首都亭三日哭。”这里以饥乌啄食肉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战乱或社会动荡中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悲苦。回首都亭三日哭,则是对于国家破败、人民流离失所的深切哀悼。
“国破城空,残照千山泪点红。”最后两句将视角拉远,描绘了一幅国破城空、夕阳映照下的凄凉画面。残阳如血,映照在千山之上,不仅渲染了悲壮的氛围,也寄托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词通过对繁华消逝、人间如梦、战乱苦难以及国家破败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平与美好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朱太史养淳册封周藩
昔予祗行役,驱车向中原。
中原饥馑馀,氛祲日以烦。
白骨乱如麻,黯然销神魂。
朱门郁萧条,哀哀诸王孙。
君今复持节,翩翩过夷门。
不知周遗民,今有几家存。
况今旱为虐,五月黄尘昏。
知君负经济,雅志念黎元。
当其授简时,应为废朝飧。
莫以董贾笔,虚负邹枚言。
愿赓云汉篇,归来达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