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蛮(bǎi má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的人或事物。
豹尾(bào wě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在外表上和内在实际上有很大差别。
宸翰(chén hàn)的意思:指天子的笔迹和文章,也用来形容官方的文书。
乘风(chéng fēng)的意思:乘风指顺风而行,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来取得成功。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孤悬(gū xuá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海涯(hǎi yá)的意思:指海洋之外的边际,也比喻远离家乡或远离熟悉的环境。
皇华(huáng huá)的意思:指帝王的威严和华丽,也用来形容人物或事物的威严和壮丽。
襟带(jīn dài)的意思:形容人的为人正直、廉洁,不受贪欲和外界诱惑的影响。
龙鳞(lóng lín)的意思:形容众多或密集。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穷荒(qióng huāng)的意思:形容贫穷到极点,荒凉无人。
日珠(rì zhū)的意思:指太阳和珍珠,比喻非常宝贵的东西。
正朔(zhēng shuò)的意思:指正统的宗教、道德、法律等规范和准则。
中山(zhōng shān)的意思:中山指的是中央和山脉,比喻权力的中心,也可以表示地位崇高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丁澎所作的《送汪舟次检讨奉使册封琉球》。诗中描绘了汪舟次检讨出使琉球的壮丽景象和深远意义。
首联“孤悬鼊屿海涯间,襟带穷荒控百蛮。”以“孤悬”、“海涯间”描绘出汪舟次出使的地点——琉球岛,位于大海的边缘,远离繁华之地,象征着使命的艰巨与孤独。接着,“襟带穷荒控百蛮”则展现了汪舟次肩负的责任重大,他不仅要代表朝廷,还要控制周边的蛮荒之地,维护国家的尊严与利益。
颔联“已奉春秋知正朔,何年南北并中山?”进一步阐述了出使的意义。通过“春秋知正朔”,强调了汪舟次此行的重要性和对时间、季节的敏感把握,暗示了出使的礼仪与文化传承。而“何年南北并中山?”则提出了一个疑问,似乎在探讨历史上的某个时刻,南北双方曾共处一地,隐含着对和平与统一的向往。
颈联“自天宸翰龙鳞动,绕日珠旓豹尾斑。”描绘了出使时的壮观场面。天子的御笔(宸翰)如同龙鳞般闪耀,象征着皇帝的权威与祝福;绕日的珠旓(装饰品)和豹尾斑(装饰图案),则体现了出使队伍的庄严与荣耀。
尾联“底事皇华念将母,乘风归路指刀环。”表达了对汪舟次出使的深情关怀与期待。在出使过程中,皇华(使者)不仅代表了国家,也寄托了对家人的思念。当归途临近时,诗人想象着汪舟次在风中归来,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渴望与对母亲的思念,刀环(古代兵器上的装饰)在这里象征着归家的路标。
整首诗通过对出使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汪舟次出使的崇高使命、个人的情感以及对和平统一的深切期盼,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国家外交与民族团结的深刻认识和美好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