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形随阜饮溪鹿,云气侵山食叶蚕。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须(bái xū)的意思:指年老的人。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当道(dāng dào)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当前处于主导地位或盛行的状态。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河北(hé běi)的意思:指人或事物之间的距离很远。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岂非(qǐ fēi)的意思:难道不是,岂非表示对某种事实或判断的反问,表达出否定的意思。
秦川(qín chuān)的意思:秦川是指中国古代的秦地,是指秦朝的领土范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广阔的平原地区。
沙尘(shā chén)的意思:沙尘指沙子和尘土一起飞扬的景象。比喻形势混乱或人心涣散。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水竹(shuǐ zhú)的意思:水竹是指竹子在水中生长,形容人的品性纯洁高尚,不受外界世俗的影响。
未及(wèi jí)的意思:未能达到或比不上
迎客(yíng kè)的意思:热情地欢迎客人或者新朋友。
有道(yǒu dào)的意思:有正确的道理或方法。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 翻译
- 四川人不相信秦地风光好,吃甘蔗总是从梢头开始尝。
道路上的沙尘像河北的粗犷,而山水竹林却如江南般秀美。
观察地形,山间的溪流边有鹿饮水,云雾缭绕,山上树叶滋养着蚕儿。
仍有道人面带微笑迎接客人,白胡须黄衣裳,难道不是老子的模样?
- 注释
- 蜀人:指四川人。
秦川:指秦国的平原地区。
食蔗:吃甘蔗。
及:达到。
当道:道路中央。
沙尘:沙漠中的尘土。
河北:这里泛指北方地区。
依山:依靠山势。
江南:江南地区,以水乡和秀美著称。
观形:观察形态。
阜:小山丘。
饮溪鹿:在溪边饮水的鹿。
云气:云雾。
食叶蚕:以树叶为食的蚕。
道人:修道之人。
迎客:迎接客人。
白须:白色的胡须。
黄袖:黄色的衣袖。
聃:老子,古代哲学家,道家创始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五郡》中的第五首,描绘了蜀地与秦川(陕西一带)的风貌对比。诗人以蜀人的口吻表达,他们并不认为秦川(北方地区)如传说中那般美好,即使吃到蔗糖也觉得不及家乡的甘甜。他指出秦川道路上的沙尘与河北相似,而山水竹林则更像江南的景象。
诗中通过“观形随阜饮溪鹿”和“云气侵山食叶蚕”,展现了南山的自然风光,鹿群在溪边饮水,山上云雾缭绕,蚕食树叶,这些画面富有生机和野趣。最后,诗人提到还有道人笑迎客人,他们的形象——白须黄袖,让人联想到道家人物老子(老子姓李,号聃),增添了南山的神秘与超然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绘,展现了两地不同的风土人情,以及诗人对故乡蜀地的深深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寿华补庵十韵
间气合调鼎,中年遂挂冠。
沉思存竹素,神授得金丹。
溪谷参玄理,丘园纵大观。
开池驯浴鹄,剪圃毓芳兰。
邺架频经阅,陶琴不在弹。
形全粮可弭,事省梦常安。
算甲天行遍,孤辰夏日曼。
籧心应已化,椿颂自多欢。
炰凤雕盘重,流霞玉盏宽。
遥知宾客盛,桂气集门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