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佛教中关于禅定和解脱的深刻思想。诗人傅翕在二更时分,以跏趺坐姿,静心禅思。他追求的是通达无我的境界,理解真如的本质,即一切事物的本性是一体不二的。通过这种深入的思考与观察,诗人认识到自我与他者并无实质区别,一切皆源于同一真理。
“二更至,跏趺静禅思。” 开篇点明时间与姿势,营造出一种宁静深邃的氛围。诗人选择在夜晚,于静谧之中进行禅定,这不仅是对身体的约束,更是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通达无彼我,真如一不二。” 这两句揭示了禅修的最终目标——超越个体与他者的界限,达到与宇宙真理的合一。真如,即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与本质,它超越了相对的彼我之分,体现了万物一体的真理。
“生而不生灭而不灭,止息攀缘人法相寂是为解脱。” 最后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禅修的实践过程与最终成果。通过停止对世间现象的执着与追逐(“止息攀缘”),让心灵归于平静(“人法相寂”),从而达到解脱的境地。这里的“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形象地描绘了真如的永恒不变,即生命的存在与消逝并非真正的生灭,而是超越了这些相对概念的真理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中关于禅定、解脱与宇宙真理的核心观念,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超越世俗、直达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风顶山
直上风顶山,如接天上语。
环观千里内,此山峙为主。
循彼下山脊,翠石满原膴。
巉岩巧雕刻,诡特效蟠舞。
青苍高一色,磊块千万数。
光腻细泼油,滋腴润经雨。
攒天石林居,绵地三茅宇。
大湖石可并,灵壁磬同取。
少却俄回首,一洞视须俯。
崖深拱四壁,下蛰蛟龙虎。
梯蹑不可下,蹲望深可怖。
但觉拂衣尘,微风洞门鼓。
太息天地间,纷纷诧奇睹。
云收树阴转,山净川华吐。
长吟笔力穷,小憩去程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