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景修之博兴二首·其二》
《送景修之博兴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东海此为邻,慈航问晓津。

妖氛炽烈馈饷艰辛

应宿星车速行春露冕新。

圣明综核,慎勿厌清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车速(chē sù)的意思:车辆行驶的速度。

炽烈(chì liè)的意思:形容火焰或热情非常旺盛、强烈。

慈航(cí háng)的意思:指慈善事业像航船般不断前行,喻指慈善事业不断进行,永不停息。

东海(dōng hǎi)的意思:指东方的大海,也泛指东方。

艰辛(jiān xīn)的意思:形容困难、艰苦的状况或过程。

馈饷(kuì xiǎng)的意思:指向上级或长辈进献礼物或财物,以示恭敬和谢意。

露冕(lù miǎn)的意思:指皇帝或王侯亲自出席朝会或宴会,戴着帽子露出帽顶。

清贫(qīng pín)的意思:指生活简朴,没有多余的财富和物质。

圣明(shèng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智慧卓越。

星车(xīng chē)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星星如车轮一般运行,比喻光辉灿烂的景象或快速的行动。

行春(xí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到来时,行走在田野间,欣赏春天的景色。

妖氛(yāo fēn)的意思:指邪恶、不祥的气氛或氛围。

综核(zōng hé)的意思:指综合性核心,或指事物的核心、要点。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的《送景修之博兴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博兴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

首句“东海此为邻”,以东海象征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表达出两地虽相隔遥远,但情谊相连,如同近邻一般。接着“慈航问晓津”一句,运用了佛教中的“慈航普渡”的概念,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如同慈航般指引着友人前行。

“妖氛犹炽烈,馈饷倍艰辛”两句,描绘了友人旅途中的艰难险阻,妖氛可能指旅途中的困难或挑战,馈饷则指物资补给的不易,暗示了友人在旅途中将面临诸多困难。

“应宿星车速,行春露冕新”两句,通过“星车”和“露冕”的意象,展现了友人旅途的快速与庄严。星车可能象征着友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快速如流星,而露冕则是古代官员出行时所戴的帽子,这里用来形容友人出行的庄重与威严。

最后,“圣明今综核,慎勿厌清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与期望。在圣明的时代,要谨慎行事,不要因为清贫而感到厌倦,暗含了对友人品格与志向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寄寓了对友人旅途平安与未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和韵答邃翁二首·其一

诏悯衰残特赐归,晓辞丹陛欲沾衣。

江湖老我忧仍切,朋旧如公恨已稀。

池上联班真不偶,路岐握手又相违。

何当慰我瞻依渴,短札长空有雁飞。

(0)

二月廿日喜诸舅见过次帘山韵奉酬

春眠自爱病躯安,杏雨敲窗送晓寒。

客应灯花先报喜,路冲泥淖不辞难。

渭阳地远情逾厚,霜落尊空兴未阑。

话到更深清不寐,笑看衰影耸吟肩。

(0)

李正之醉梦窝次雪湖韵

世路纷纭总戏场,黑甜仍学次公狂。

倒尊真得华胥乐,高枕宁知药圃荒。

一鸟花间和太白,群儿池上笑高阳。

秘方愿授君无吝,老我惺惺久病乡。

(0)

赠方司训考绩之京用雪湖韵·其一

家声自昔重秋崖,管领文风到海涯。

道企苏湖分教范,学宗洙泗得心斋。

门墙人已誇多士,干羽时方舞两阶。

久识囊锥今脱颖,阳关聊复寓离怀。

(0)

雨后再过山庄述怀呈雪湖六首·其六

雨中观稼自摇船,行见怀新喜不眠。

志慕陶翁深避俗,学惭孟氏亦知天。

当时匡济无长策,今日遗安只旧田。

最是国恩酬未得,鼎湖翘首一潸然。

(0)

叠前韵酬雪湖

落落山斋此共君,秋高绝巘净朝曛。

池鱼戏藻寒浮沫,野鹿衔花昼引群。

坐向枫林真爱晚,卧当圭窦漫看云。

个中风景原无价,方外浮名直几文。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