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知上前议,那复有黄生。
《杂咏一百首·其四十四辕固》全文
- 注释
- 面折:当面指责,直言不讳。
公孙子:可能是对某位官员的称呼,具体身份未知。
堂堂:形容气度威严或声誉显著。
黄生:可能指代某个有名望或地位较低但敢于发言的人。
- 翻译
- 公开批评孙公,他名声显赫正直无双。
怎么知道他在朝堂上发表意见时,又会有哪个像黄生一样的人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所作,收录于其《杂咏一百首》中。从这四句诗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公孙子这个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坚持正直、不畏强权的品格的赞赏。
“面折公孙子,堂堂负直声”,这里的“面折”意指当面批评或揭露,而“公孙子”可能是指古代某位以正直著称的人物。作者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公孙子的敬重,同时也反映出公孙子在人前的高尚形象和坚定的声音。
接着的两句,“安知上前议,那复有黄生”,则是在探讨一个问题,即如何得知过去某个会议或是决策的真相。这里的“黄生”可能是一位智者或能言善辩之人,作者通过这一提问,似乎在表达一种对历史事件真相难以捉摸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不仅展示了刘克庄对古代正直之士的崇敬,也透露出他对于历史真相探寻的一种深刻思考。通过这简短而富有韵味的文字,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内心的严肃和深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