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池鱼(chí yú)的意思:指小范围内的局限性,无法超越现状或突破困境。
错居(cuò jū)的意思:指位置、身份、地位等与应有的相反或不相称。
大府(dà fǔ)的意思:指官府、政府的机构或者官员的住所。
纷错(fēn cuò)的意思:形容混乱、错乱、纷乱。
感怀(gǎn huái)的意思:感慨、怀念、深情地回忆过去的事物或人。
庚癸(gēng guǐ)的意思:指年纪大,年代久远。
奸宄(jiān guǐ)的意思:指坏人或奸诈的人,也指为非作歹的人。
近事(jìn shì)的意思:
(1).浅鄙之事。《史记·乐毅列传》“献书以闻,唯君王之留意焉” 裴駰 集解引 晋 夏侯玄 曰:“﹝ 乐毅 ﹞不屑苟利,心无近事,不求小成,斯意兼天下者也。”
(2).近日之事,过去不久的事情。《汉书·陈汤传》:“﹝ 汤 ﹞近事之功,则高于 安远 、 长罗 。”《花月痕》第十四回:“﹝ 謖如 ﹞就将 荷生 近事讲了一回。” 鲁迅 《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他的‘哭庙’,用近事来比例,和前年《新月》上的引据三民主义以自辩,并无不同。”岂可(qǐ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不能、绝不。
乡闾(xiāng lǘ)的意思:指乡村之中的人民和官吏。
行台(xíng tái)的意思:指官员到地方巡视或巡行,以了解民情、解决问题。
萑苻(huán fú)的意思:指人世间的繁华富贵,也指世事变幻、光阴易逝。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的作品《宁守杜君过扬来询里社近状(其六)》中的一节,通过描绘地方治安问题和民众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忧虑。
首句“大府行台建,诸军纷错居”描绘了地方行政机构的建立和军队的驻扎,暗示了地方治理的复杂性和军事力量的存在。接着,“所虞启奸宄,其患被乡闾”表达了对可能滋生的犯罪行为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危害的担忧,强调了保护乡村安宁的重要性。
“庚癸如闻警,萑苻岂可除”两句进一步说明了对潜在威胁的警觉,以及清除邪恶势力的决心。其中,“庚癸”可能暗指不祥之年或特定时期,“萑苻”则常用来形容盗贼,这里形象地表达了对社会秩序破坏者的清除行动。
最后,“感怀在近事,城火与池鱼”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事件的感慨,将城市火灾和池塘中的鱼儿作为隐喻,暗示了社会动荡给普通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地方治安问题及其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陈襄秘丞自峡中召归
淮海南国冲,冠盖结浮云。
面交固不数,白首犹若新。
之子天际来,各自东西人。
一语旦连夕,欢如平生亲。
岂伊名闻久,固以意气均。
驰骛诗书间,博哉醇乎醇。
我昔病俗学,莫明圣与仁。
常恐遂至地,岂期晚有邻。
君还觐清光,一二席上珍。
贤者任必重,勉旃觉斯民。
城楼送别
惊风走枯蓬,百里不暂息。
密云乘飞雨,前山坐成隔。
蓬老初无根,岂辞远为客。
山高虽可望,路远当不识。
去留类如此,览物意宁极。
鞍马未动间,会合弥可惜。
缓歌送清觞,更醉日将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