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在古堂内欣赏宋元名家画卷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艺术交融的美妙画面。
首句“短桥留夕照”,以“短桥”为引子,巧妙地将读者的目光引向夕阳余晖下的小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暖的氛围。夕阳的光辉洒在短桥上,不仅赋予了画面以色彩,更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怀旧的情感。
次句“烟树隔江深”,则将视线从桥头延伸至对岸,描绘了一片笼罩在薄雾之中的树林,与对岸的景色形成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这里的“烟树”不仅指出了远处的景物,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给人一种淡淡的忧郁之美。
接下来的“过客应回棹”,是诗人对过往行人的期待与呼唤。在这样的美景面前,无论是谁,都不免会放慢脚步,甚至想要停留下来,细细品味这份宁静与美好。这句诗既是对眼前景象的赞美,也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蕴含着一种深深的感慨。
最后一句“疏钟出定林”,以“疏钟”作为收尾,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钟声悠扬,从远处的林间传来,打破了夏日傍晚的宁静,却又不失和谐。这不仅是对自然之声的描绘,更是对内心平静与外界喧嚣之间微妙平衡的体现。定林,既可理解为固定的林木,也可象征内心的安定与平静,使得整首诗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中,达到了情感与哲思的共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严州王秀才山水枕屏
我行天下路几何,三巴小益山最多。
翠崖青嶂高嵯峨,红栈如带萦岩阿。
下有骇浪千盘涡,一跌性命委蛟鼍。
日驰三百一乌骡,雪压披毡泥满靴。
驿亭沃酒醉脸酡,长笛腰鼓杂巴歌。
大散关上方横戈,岂料世变如翻波。
东归轻舟下江沱,回首岁月悲蹉跎。
壮君落笔写岷嶓,意匠自到非身过。
伟哉千仞天相摩,谷里人家藏绿萝。
使我恍然越关河,熟视粉墨频摩挲。
游圜觉乾明祥符三院至暮
成都再见春事残,虽名闲官实不闲。
门前车马闹如市,案上文檄高于山。
有时投罅辄径出,略似齐客偷秦关。
日斜仆夫已整驾,顾景欲驻愁嘲讪。
岂知今朝有此乐,放浪一笑开衰颜。
抽身黄尘乌帽底,得意翠木清泉间。
褰裳危磴穷荦确,洗耳古涧听淙潺。
岂惟顿觉宇宙广,政尔一散腰脚顽。
似闻青城缥缈处,待我归缀仙官班。
俊鹰解绦即万里,岂比倦翼方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