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冯咸甫赴燕台赋赠》
《冯咸甫赴燕台赋赠》全文
明 / 沈明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梅欲生香柳未黄,孝廉船入潞河长。

燕台金埒骐骥海国丹山凤凰

雪里江花犹刺眼,云间烟树回肠

东风渐暖长安道,马上听莺出禁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丹山(dān shān)的意思:指红色的山岭,比喻忠诚坚定的信仰或立场。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凤凰(fèng huáng)的意思:凤凰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着吉祥、美好和重生。在成语中,凤凰常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崛起和重生。

海国(hǎi guó)的意思:指海外的国家或地区。

回肠(huí cháng)的意思:指情感悲伤或感动到了极点。

禁墙(jìn qiáng)的意思:禁墙指的是高大、坚固的墙壁,象征着权威和力量。

金埒(jīn liè)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坚贞不屈。

马上(mǎ shàng)的意思:立即、立刻

骐骥(qí jì)的意思:形容卓越的才能或杰出的人物。

起凤(qǐ fèng)的意思:指人才得到重用或者事物得到重视。

生香(shēng xiāng)的意思:指事物散发出香气或芬芳的味道,也可以形容事物具有吸引力和魅力。

孝廉(xiào lián)的意思:孝顺父母,廉洁公正

燕台(yàn tái)的意思:指辽东的燕京和山东的台城,泛指北方和南方。

烟树(yān shù)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大火燃烧时升起的浓烟。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长安道(cháng ān dào)的意思:指传递信息、消息的渠道或途径。

孝廉船(xiào lián chuán)的意思:指忠诚廉洁的官员,尤指清廉且尽心尽力为百姓服务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冯咸甫赴任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旅途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情感的抒发。首句“梅欲生香柳未黄”以梅花即将绽放的香气和尚未变黄的柳叶,营造出初春时节的清新氛围。接着,“孝廉船入潞河长”一句,既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孝廉,也暗示了冯咸甫乘船前往潞河的旅程,预示着一段新的开始。

“燕台金埒收骐骥,海国丹山起凤凰”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燕台比作金埒,骐骥象征着人才,海国丹山则喻指广阔的天地和希望,凤凰的升起象征着才华横溢之士的涌现,表达了对冯咸甫才能的赞誉以及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

“雪里江花犹刺眼,云间烟树莫回肠”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即使在白雪覆盖的江边,仍有花朵绽放,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而云间的烟树则让人思绪万千,难以自拔。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冯咸甫旅途中的感受与思考。

最后,“东风渐暖长安道,马上听莺出禁墙”以春风渐暖、莺啼花开的景象,预示着冯咸甫即将到达目的地——长安,暗示了他未来的美好前景。同时,“马上听莺出禁墙”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旅途的生动画面,也寓意着冯咸甫即将步入官场,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冯咸甫赴任途中的景物描绘和情感抒发,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对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沈明臣
朝代:明

浙江鄞县人,字嘉则。诸生。偕徐渭为胡宗宪幕僚。有诗名,即兴作铙歌十章,援笔立就,为宗宪激赏。后宗宪以严党下狱死,为之讼冤。继往来吴楚闽粤间。卒年七十余。歌诗约七千余首,有《丰对楼诗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
猜你喜欢

丁丑岁旦

不写桃符换旧诗,辛盘竹爆付儿嬉。

山深未见新年历,只记梅花春早迟。

(0)

妙制剡溪人,多名锦水春。

卷疑方絮重,开觉露桃新。

左氏三都贵,张芝径寸珍。

谢公如就乞,九万一纤尘。

(0)

对菊

几本仅成畦,山晴手自栽。

花逢新过雁,根带旧移苔。

正色通骚籍,清香入酒杯。

傥无陶靖节,今古为谁开。

(0)

榴皮题壁

水云深处扣仙居,对酌春风夜有馀。

说遍东南耆旧话,始知胜读十年书。

(0)

晚坐

小雨流花急,香风随晚荷。

清天闻野磬,高木乱秋波。

人度红桥少,灯来溪径多。

幽冥间一坐,深恐负苍萝。

(0)

书中山驿壁

回头四十五年非,无赖秋光满客衣。

可惜吴中莼菜好,陆机张翰不同归。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