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林即事·其二》
《石林即事·其二》全文
元 / 萨都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蒲扇屏山竹床岭南五月似秋凉

砚池风动云生石,帘外雨兰吹湿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帘外(lián wài)的意思:指事物的外部或边缘。

岭南(lǐng nán)的意思:岭南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指广东省一带的地域。

屏山(píng shān)的意思:指山峦起伏,连绵不断的景象。

蒲扇(pú shàn)的意思:蒲扇是指用蒲草编织的扇子,用来解暑或遮挡阳光。成语中的蒲扇比喻人的言行举止,意味着虚有其表、虚伪做作。

秋凉(qiū liáng)的意思:秋天的凉爽。

砚池(yàn chí)的意思:砚台上的水池,比喻学问广博或者人才聚集的地方。

竹床(zhú chuáng)的意思:指人死后的葬礼。

紫竹(zǐ zhú)的意思:紫竹是指紫色的竹子,比喻高尚、纯洁、不染尘垢的品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岭南的清凉景象。"蒲扇屏山紫竹床"写出了居室的雅致,蒲扇轻摇,紫竹床凉爽,暗示了环境的舒适。"岭南五月似秋凉"则强调了南方夏季的气候特点,尽管是五月,却因地理位置和物候特征而显得类似秋天般凉爽。

"砚池风动云生石"通过砚池微风拂过,水面泛起涟漪,仿佛云雾在石头上生出,形象地展现了夏日微风带来的清新与宁静。"帘外雨兰吹湿香"进一步描绘了室外的景致,雨后兰花的香气被风吹过,带着湿润的气息,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岭南夏季的独特韵味,既有室内的清凉舒适,又有室外的自然之美,给人以宁静愉悦之感。萨都剌作为元代诗人,此诗体现了他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自然景色的深情赞美。

作者介绍
萨都剌

萨都剌
朝代:元   字:天锡   号:直斋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生辰:约1272—1355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王公济四美楼

寸心不与一物隔,远目自为千里期。

便共溪山有情分,更缘阡陌识参差。

层云异日虽轻举,独鸟长年可俯窥。

缇骑到家春满眼,庾公清兴不应衰。

(0)

次韵奉酬邵美中奉议示同舍

真太忙生苟一时,野情幽事每交驰。

同舟济者聊倾盖,吾党归欤盍指期。

风日频开友颜笑,珠玑间出洗愁诗。

小儒坐耗大官食,羞学饥猿嗛两颐。

(0)

感寓二十首·其四

庐山何崔嵬,直上九千尺。

藤萝翳苍茫,猿鸟阅今昔。

䆗窱飞甍开,了与尘垢隔。

三十六腾虬,琼扉挂空迹。

中有墨渍翁,不饮亦不食。

文鳐为之使,侍卫罗白额。

遗我一卷书,生平所不识。

小儿其无忽,持以永朝夕。

湔掌受翁赐,恍若吸月液。

吾将税椒丘,帔霓挥八极。

(0)

五更有感

杯酒虽同兴自殊,夜来不寤自嘻吁。

五更月落窗还暗,愁听山禽叫勃姑。

(0)

和赵尧夫晨起

留连夜色城中月,造作秋声雨后桐。

残烛有花非目眩,宿酲无病似头风。

未从丹灶游方外,且对黄粱说梦中。

三十万家天欲晓,非烟非雾气葱葱。

(0)

策杖

策杖西原上,东风意浩然。

山河思旧隐,日月换新年。

径曲穿林巧,樽移席地偏。

野花谁饤饾,故故簇平川。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