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蔼收芳甸,春蒿遍宿荄。
朝虹先雨出,寒雁后阳来。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首句“夕蔼收芳甸,春蒿遍宿荄”展现了晚霞下的田野和春天的野草随处可见的情景,其中“夕蔼”指的是傍晚时分的云霞,“芳甸”则是香气浓郁的田地,“春蒿”象征着初春生的杂草,“宿荄”则表现了这些野草生长旺盛,遍布各处。
接下来的“朝虹先雨出,寒雁后阳来”描绘了一场春雨后的景象。其中“朝虹”指的是早晨的彩虹,“先雨出”表明了雨过天晴后彩虹出现的情境,而“寒雁后阳来”则是说在寒冷的鸿雁之后,温暖的太阳终于出来了。
第三句“远木芊芊茂,幽花脉脉开”展示了春天中远处树木郁郁葱葱的生长情形以及隐秘处花朵细腻绽放的情景。这里,“远木”指的是远方的树林,“芊芊茂”则形容它们繁盛的样子;“幽花”是那些在隐蔽地方开放的小花,而“脉脉开”则是这些小花细腻绽放的生动写照。
最后一句“欣逢老农语,争席坐林隈”表达了诗人与一位老农相遇时的愉悦心情,并且一起在树林边坐下休息。其中,“欣逢”表示幸运地遇见,“老农语”是指跟老农的交流和对话,“争席”则意味着急切地寻找座位,而“坐林隈”则是坐在林中的隐蔽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大自然中生命勃发、生机盎然的一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月落飞乌鹊。更声声、暗催残岁,城头寒柝。
曾记年时游冶处,偏反一栏红药。
和士女、盈盈欢谑。眼底春光何处也?
只极度天野,烧明山郭,侧身望,天地窄。
遣愁何计频商略。恨今宵、书城空拥,愁城难落。
陋室风多青灯灺,中有千秋魂魄。
似诉尽、人间纷浊。
七尺微躯百年里,那能消、今古闲哀乐。
与蝴蝶,遽然觉。
偶为共命鸟,都是可怜虫。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十载楼中新妇,九载天涯夫婿,首已似飞蓬。年光愁病里,心绪别离中。
咏春蚕,疑夏雁,泣秋蛩。几见珠围翠绕,含笑坐东风。闻道十分消瘦,为我两番磨折,辛苦念梁鸿。谁知千里夜,各对一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