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陪东坡中和堂赏月》
《陪东坡中和堂赏月》全文
宋 / 刘季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中和上月盛夏高秋

天泻银河水,人披紫绮裘。

气飘闻赤壁,语胜踊黄楼。

归袂接夫子适从何处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赤壁(chì bì)的意思:指战国时期楚汉之间的著名战役,也泛指智勇激烈的战斗。后来成为形容局势紧张、敌对双方势均力敌的战斗场面。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河水(hé shuǐ)的意思:指大河的水流,借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上月(shàng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过去。

盛夏(shèng xià)的意思:指夏季最繁盛、最热烈的时期。

适从(shì cóng)的意思:指合适顺从,适应并服从环境或条件。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银河(yín hé)的意思:指银河系,也指河流水系。

中和(zhōng hé)的意思:指使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因素达到平衡,使之和谐统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中和堂赏月的情景,诗人巧妙地将月光与自然景象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首句“中和堂上月,盛夏似高秋”以对比手法,将炎炎夏日与高远秋色相连,暗示月光的清凉与宁静。接着,“天泻银河水,人披紫绮裘”运用夸张与比喻,描绘月光如银河倾泻,人们仿佛披上了紫色的华美裘衣,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气飘闻赤壁,语胜踊黄楼”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赏月时的氛围,通过联想赤壁之战与黄州黄楼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英雄豪情与文人雅趣的向往。最后,“归袂接夫子,适从何处游”则以问句收尾,似乎在邀请读者一同参与这场超越时空的游历,感受诗中蕴含的深邃情感与哲思。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历史文化的巧妙融入,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历史人文的深厚情怀,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刘季孙
朝代:宋   字:景文   籍贯:祥符(今河南开封)   生辰:1033~1092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宋仁宗嘉祐年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
猜你喜欢

志峡船具诗·戙

箭飞峡中水,锯立峡中石。
峡与水为隘,水与石相击。
濆为生险艰,声发甚霹雳。
三老航一叶,百丈空千尺。
苍黄徒尔为,倏忽何可测。
篙之小难制,戙之独有力。
猗嗟戙之为,彬彬坚且直。
有如用武人,森森矗戈戟。
有如敢言士,落落吐胸臆。
拯危居坦夷,济险免兢惕。
志彼哲匠心,俾其来者识。

(0)

施南太守以猿儿为寄作诗答之(得之黔中,生

虞人初获酉江西,长臂难将意马齐。
今日未啼头已白,不堪深入白云啼。

(0)

再经秭归二首

总角曾随上峡船,寻思如梦可凄然。
夜来孤馆重来宿,枕底滩声似旧年。
秭归城邑昔曾过,旧识无人奈老何。
独有凄清难改处,月明闻唱竹枝歌。

(0)

巫山公署壁有无名氏戏书二韵(施州路一百八

南陵直上路盘盘,平地凌云势万端。
堪笑巴民不厌足,更嫌山少画山看。

(0)

会哙岑山人(戊寅仲冬六日)

渝州江上忽相逢,说隐西山最上峰。
略坐移时又分别,片云孤鹤一枝筇。

(0)

访饮妓不遇,招酒徒不至

小桥流水接平沙,何处行云不在家。
毕卓未来轻竹叶,刘晨重到殢桃花。
琴樽冷落春将尽,帏幌萧条日又斜。
回首却寻芳草路,金鞍拂柳思无涯。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