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根滋嫩菊,附蒂润修兰。
丛湿香难隐,宵长泪不乾。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露珠与花朵的细腻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自然的韵律。诗人以“秋露白团团”开篇,将秋露比作白色的团团,形象地展现了露珠在秋季清晨的晶莹剔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
接着,“秋花绕石阑”一句,将视线转向了围绕着石栏杆的秋花,暗示着这些花朵在秋风中依然绽放,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通过“绕”字,生动地描绘了花朵环绕石栏的情景,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到根滋嫩菊,附蒂润修兰”进一步展示了露珠对植物生长的滋养作用。嫩菊和修兰在露水的滋润下更加生机勃勃,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丛湿香难隐,宵长泪不乾”则将情感推向了高潮。露水在花丛中的湿润使得香气难以隐藏,夜晚的漫长让泪水无法干涸,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恩膏沁芳髓,只是带清寒”收尾,以露水的恩泽深入花朵的精髓,却只能带来一丝清寒,暗示了即使是最美好的事物也可能伴随着淡淡的哀愁或遗憾,体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露与花朵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小小茅亭短短篱,数畦秋色即生涯。
君看布地黄金满,便是陶家富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