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吾静拘,吾静乃得逸。
居静渊水明,行静岩月出。
应断亦不蹉,百感难混寂。
百感(bǎi gǎn)的意思:形容心情复杂,感慨万千。
二气(èr qì)的意思:二气指的是人的愤怒和气愤之情。
阖辟(hé pì)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内容高明,有启发性。
静渊(jìng yuān)的意思:指水面非常平静,没有涟漪,比喻心境平静,没有烦恼。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山岳(shān yuè)的意思:形容巍峨壮丽的山峰或山脉。
生息(shēng xī)的意思:生长和繁殖,生命力旺盛。
太虚(tài xū)的意思:指虚幻、空幻的样子或状态。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忻戚(xīn qī)的意思:形容非常欢喜、高兴
渊水(yuān shuǐ)的意思:指深不可测的水,比喻深奥或高深的学问。
这首诗以“静”为主题,描绘了在静谧中获得自由与解脱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比太虚的空旷与二气的自然运行,山岳的稳固与万物的生长,来阐述静对于个体心灵的重要性。他指出,静并非束缚,而是内心的解放与自我发现的过程。
“居静渊水明,行静岩月出。”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静中之美的景象:在静谧的环境中,内心如同清澈的水面,映照出真实的自我;行动时,仿佛月光从岩石间透出,既明亮又神秘。这种静带来的不仅是外在的安宁,更是内在的洞察与觉醒。
“应断亦不蹉,百感难混寂。”意味着在静中,人能够清晰地分辨事物的本质,不会因外界的干扰而迷失方向。即使面对各种情感与思绪,静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独立。
最后,“岂必歌继謼,方能谢忻戚。”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表达方式的反思。他认为,静并不需要通过歌唱或特定的形式来体现,真正的静是内在的、自发的,它能让人超越喜怒哀乐,达到一种超然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静对于个人成长与心灵净化的重要作用,鼓励人们在忙碌与喧嚣中寻找一片宁静之地,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张侯自是风骚将,画月裁云三百篇。
玉堂未许代王綍,聊作漫尉黄河边。
绿林豪客玩国宪,探丸境上如鹰鹯。
遣奴识天得秘策,一旦就戮逃无缘。
霞旌霜刃鼓雷发,凯旋夹路人骈肩。
元老闻之喜折屐,径入奏章丹扆前。
伫□黄纸飞敕来,金印如斗官九迁。
莫笑书生太疲软,时来亦许参凌烟。
厚德镇嚣浮,才高谢羁束。
所赋虽不均,而皆堪比玉。
此君非俗姿,终朝看不足。
客至亦忘归,袅袅茶烟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