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崖蔽森蓊,双径穿巀嵲。
廊阶游鸽处,爪迹应冻绝。
立齐老僧腰,此话忌轻说。
扫赠满棕筥,凝明胜瑶玦。
禅宫(chán gōng)的意思:指修行禅宗的寺庙,也用来比喻心灵净化、追求内心宁静的地方。
长夏(cháng xià)的意思:指夏季长时间,也指盛夏时节。
冬时(dōng shí)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季
高洁(gāo jié)的意思:高尚纯洁,不受世俗诱惑和污染。
煎茶(jiān chá)的意思:指用热水冲泡茶叶,也比喻用热水煮沸。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龙居(lóng jū)的意思:指崇高的地位或权力所在的居所。
履霜(lǚ shuāng)的意思:履行艰难的任务或冒险的行动。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梅风(méi fēng)的意思:梅风是指梅花飘落的风景,用来形容冷冽而寂静的冬天。
凝明(níng míng)的意思:形容眼神明亮、有神。
牛鸣(niú míng)的意思:形容牛叫声洪亮、有力。
气序(qì xù)的意思:指人的气度、风度和举止有条理、有秩序。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诗舌(shī shé)的意思:形容能够运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才能或者善于作诗的口才。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重闉(zhòng yīn)的意思:指重重地关上大门或大门被紧紧关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雪地的静谧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之美,同时也透露出一丝禅意。
“重闉初履霜,深山已堆雪。”开篇即设定了一个严寒的早晨场景,霜花挂满门前,小心翼翼地踏上积雪的深山。这样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冬日的冷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清冷与宁静。
“牛鸣数舍地,气序何骤冽。”接着,诗人提到牛只在地面上轻轻鸣叫,这里的“气序”指的是呼出的气息,可见天气之寒。这样的细节描写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同时也加深了冬日的氛围。
“禅宫旧龙居,长夏扇可彻。”这里的“禅宫”与“旧龙居”让人联想到一处静谧的佛教修行之地,而“长夏扇”则是对比之美,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即便是在酷热难耐的夏日,也能在这禅宫中找到清凉。
“千崖蔽森蓊,双径穿巀嵲。”随后的两句,则描绘了一片被积雪覆盖的连绵山脉与密布的树木,以及诗人行走于其中的小路。这样的景象既展示了自然之壮观,也映射出诗人的孤独与深邃。
“所以方冬时,集霰即飞屑。”诗人继续写到冬天的雪花轻盈,如同细小的米粒般落下,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温柔之感。
“廊阶游鸽处,爪迹应冻绝。”在这样严寒的环境中,即便是廊上的台阶也变得冰冷,而鸟儿留下的足迹也会被冻结。这样的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苛刻,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之细致。
“立齐老僧腰, 此话忌轻说。”这里诗人提到一位年迈的和尚,这位和尚或许有着深厚的禅修功夫与故事,而这种“此话”则是指对待这位和尚的尊重与谨慎。
“扫赠满棕筥,凝明胜瑶玦。”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诗人清扫庭院后的宁静情景,以及他内心之明澈,这里的“棕筥”指的是用来盛放清扫后物品的器具,而“瑶玦”则是形容内心之美好。
“梅风落叶窗,我固傍高洁。”诗人在这里写到自己独自一人,身处高洁之地,静观窗外飘落的梅花,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的向往。
“畴能报清投,煎茶沃诗舌。”最后两句,则写到诗人的生活状态,他或许在静谧中回应着心中的清净,同时也在品味着一杯沁心凉快的茶水,以及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宁静的禅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与独特的情怀。
玉堂三老。唯识王三操。
复许辨三台,更能润、三田倚靠。
自然三耀,攒聚气精神,运三车,依三教,永没沈三道。
须通三玉。方见三清好。
真性照三峰,陡免了、三焦做造。
休论三世,诸佛现前来,得三乘,游三昧,莹莹归三岛。
共惟仁义心,无贤愚圣狂。
纷纷万弓箭,独以寸铁当。
毫氂有不察,居然失其乡。
察则我固有,而失岂真亡。
周君海内秀,清姿竞球琅。
牛刀十九年,犹顾善而藏。
用世无内外,意行独安详。
乃知旦昼物,特为弱者彊。
许时京尘中,解后两匆忙。
前日同李郭,它日盟范张。
岂谓客逢客,乃或得相羊。
此道日寥落,此意谁平章。
为人作生活,悠悠老扶桑。
勉哉迪嘉猷,岁晚垂令芳。
我亦从此去,后会丘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