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公(chéng gōng)的意思:指成为官员或者在职务上有所成就。
顶上(dǐ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某个位置或地方的最上面。
公案(gōng àn)的意思:公案指的是官府办案的案件。在现代用法中,公案泛指一切案件,特别是引起公众关注的重大案件。
旧来(jiù lái)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或旧有的习俗、观念等。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拍板(pāi bǎn)的意思:指决定、确定事情的结果或决策。
毗卢(pí lú)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事物相互支持、互为依赖。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现成(xiàn chéng)的意思:指已经准备好、可供使用的事物或情况。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僧人释慧琳所作,名为《偈二首(其二)》。诗中运用了禅宗中的“一即多,多即一”的概念,表达了一种超越形式与数量的真理观。诗人以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为喻,说明真理如同太阳般明亮,无论是一还是多,都是同一真理的不同显现。
接着,诗人进一步阐述了真理的普遍性和无差别性,指出在真理面前,无论是“一”还是“多”,都只是表象,实质上并无分别。这体现了禅宗中追求心性的平等和超越世俗观念的思想。
最后两句“拈起旧来毡拍板,明时共唱太平歌”则以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作为比喻,暗示在理解了真理之后,人们可以共同欢唱,享受和谐与安宁的生活。这里的“毡拍板”可能象征着敲击乐器,而“太平歌”则代表了对和平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禅宗中关于真理、平等和和谐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