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家·其三》
《出家·其三》全文
明 / 释今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百里江门雨雪封,逡巡日见雷峰

孤舟未到桥边寺,隔浦先闻岭上钟。

童子迎风开晚径,阇黎支杖出深松。

相看话我来何暮坏色条衣代蚤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坏色(huài sè)的意思:指人品恶劣,品行败坏。

江门(jiāng mé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热闹的地方。

雷峰(léi fēng)的意思:雷峰是指山峰高耸,形似雷声的峰峦,比喻声势浩大或威猛异常的景象。

逡巡(qūn xún)的意思:犹豫不决,踌躇不前

日见(rì jiàn)的意思:每天都见到,经常见到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条衣(tiáo yī)的意思:指衣服的款式整齐,条理分明。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迎风(yíng fēng)的意思:顺风而行,迎着风向前进。

来何暮(lái hé mù)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来到何处,已经是傍晚时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出家的旅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百里江门雨雪封”描绘了旅程的艰难与寒冷,百里的路程被大雪覆盖,仿佛与外界隔绝。次句“逡巡十日见雷峰”则展示了僧人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与坚持,经过十天的行程,终于望见了远方的雷峰塔,象征着目标的逐渐接近。

“孤舟未到桥边寺,隔浦先闻岭上钟”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听觉与视觉的对比,未见寺庙先闻钟声,既增添了神秘感,也暗示了心灵的净化与宁静。接下来,“童子迎风开晚径,阇黎支杖出深松”描绘了僧人到达目的地时的场景,童子在风中迎接,阇黎(僧侣)拄着拐杖走出深松林,这一幕充满了仪式感和庄重感。

最后,“相看话我来何暮,坏色条衣代蚤缝”表达了僧人与接待者之间的对话,他们谈论着僧人的旅途,感叹时间的流逝。这里的“坏色条衣”可能是指僧袍的修补,体现了僧人生活的简朴与对物质的淡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人物互动,展现了僧人出家旅程中的孤独、坚持、期待与内心的平静,以及与世俗世界的微妙联系。

作者介绍

释今帾
朝代:明

今帾(一六一八?--一六九○),字记汝。新会人。原姓潘,名楫清,字水因。诸生。将应乡试,适以忧解。服阕,弃诸生,从天然老人受具。明桂王永历十五年(一六六一)为雷峰典客,后随杖住丹霞,充记室,再从老人住归宗。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老人入涅,复返雷峰。二十九年还古冈,访寻故旧,忽示微疾,端坐而逝。著有《借峰诗稿》。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猜你喜欢

与侧室言怀

话到灯残秋夜长,浮沈世外意俱凉。

生依兰若身能健,死葬名山骨自香。

誓酒刘伶浑似梦,游山阮肇已成狂。

今宵任尔卿卿我,有日清斋学太常。

(0)

吴中旅思

风吹碧浪绕江城,旅馆清尊独夜倾。

离恨未消同夙疾,旧游难忆似前生。

乍逢云散怜山色,为值花残怨雨声。

萍梗天涯计安定,绿杨深处钓舟横。

(0)

题周阿香墓

阿香办一死,死乃全其生。

万古贞魂在,松风吼瀑声。

(0)

秋夜闻邻姬鼓瑟

露冷梧楸玉杵催,谁携宝瑟漫徘徊。

无心自谱鸳鸯曲,有意偏添鹦鹉杯。

拂拂梁尘飞绮柱,离离凤影落丛台。

高堂夜永清晖遍,疑引潇湘帝子来。

(0)

过南郭江道士旧居

水涨莲溪馆,秋风自扫除。

野花埋石鼎,閒月照金书。

鸡犬当时宅,蒿莱此日居。

还山何处是,招我白云车。

(0)

皋旭自都访我因从归里诗以送之

凌云久已赋,今始上金台。

为有故园思,还从访戴回。

客心残坠叶,秋径老莓苔。

陶令归来后,寒花更几开。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