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荆头易白,况值悼亡时。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乐(āi yuè)的意思:指悲伤和欢乐,通常用于形容人的情感起伏、喜怒哀乐等。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悼亡(dào wáng)的意思:悼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悼指哀悼、悲痛,亡指死亡、去世。悼亡的基本含义是对逝去的人表示悲痛和哀悼。
负戴(fù dài)的意思:指背负着帽子,表示担负责任或承担压力。
合欢(hé huān)的意思:指亲密的夫妻、恋人分别后的重逢,也用来形容亲密无间的友谊。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鹊镜(què jìng)的意思:指用来欺骗人的虚假景象或美丽的幻象。
伤哀(shāng āi)的意思:伤心悲哀。
偕隐(xié yǐn)的意思:一同隐匿或隐退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早已(zǎo yǐ)的意思:早已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在过去就已经完成或存在。
飞鹊镜(fēi què jìng)的意思:形容事物瞬息万变,变化多端。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慰蒲衣(其二)》。诗中以“子荆头易白”开篇,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岁月无情,时光易逝的主题。接着,“况值悼亡时”,点明了此时此刻的特殊情境——亲人离世,哀痛难抑。诗人通过“早已伤哀乐,那堪更别离”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痛之情,哀乐交织,别离之苦难以承受。
“月沉飞鹊镜,花落合欢枝”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月沉星陨,如同哀悼者的泪水;花落枝头,象征着生命的凋零。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也强化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哀思。
最后,“已矣谁偕隐,茫茫负戴期”表达了对逝者无法再共同生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似乎在问自己,如何在失去至亲之后继续前行,面对未知的未来,心中充满了不确定和沉重的负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生命无常、亲情珍贵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复杂心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欲自邯郸趋府复从中山行觉风异常马上作
山行岂不恶,清音兴自长。
风从巀嵲来,不比人间凉。
浮凉誇湛露,屈子自悲伤。
披襟青蘋末,玉也媚君王。
驩见西王母,笑酌白玉浆。
当今第几人,此乐可共当。
车马邯郸道,侧身一相望。
为谢南亭女,世方贱铅黄。
久留帐下日夕思归辄作长言一首告别经略安抚侍郎
乱山急雨佐吾愁,春去已远人淹留。
谁能一饮一车酒,纵谈醉胆下凉州。
元戎高韵抚鸾凰,旧有沙堤几步长。
眼底不堪论往事,且誇羯鼓似邠娘。
应怜逋客羞涩馀,思归欲自驾柴车。
月边风冷不得住,凡骨从来有曼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