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足明吟眼,危如撼旅心。
仆愁前店闭,马怯小桥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立春时节的景象,雨水泛滥,小桥和店铺都受到了影响。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和不安。在这里,溪流暴涨、连绵不绝的小竹林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又不安的画面。
“立春犹二日”一句,点明时节,立春后才过两日,正是寒冷未褪之际。接着,“涨雨一何深”则描写了连绵不断的大雨导致溪流暴涨的情景。水势凶猛,给人以压抑感。
“秀足明吟眼”中的“秀足”指的是细长的竹子,这里形象地将竹子的样子比喻为“明吟眼”,既可理解为竹叶在风中摇曳如同歌唱,也可以看作是竹子在雨幕中若隐若现,如同目光的流转。
而“危如撼旅心”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忧虑。这里的“危”字,既形容溪水之险,又映射出诗人的心理状态。
接下来的“仆愁前店闭,马怯小桥临”一句,更具体地展现了雨水泛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和恐惧。店铺关闭,小桥在暴涨的溪流面前显得脆弱无力,这些都是诗人忧虑之源。
最后,“不见兵氛起,溪西好竹林”一句,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但“兵氛”二字却透露出时代的动荡与不安。然而,诗人眼中,只有那溪西的小竹林依旧美好,这或许是对未来的一种希望,也可能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手段。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反映了宋末元初社会动荡与个人内心的不安。
高贤邈已远,凛凛生气存。
韩范不时有,此心谁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