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杜口(dù kǒu)的意思:闭上嘴巴,不再说话。
风从(fēng cóng)的意思:风从是指风势来自某个方向,也用来形容某种现象的发生或某种行为的起因。
计较(jì jiào)的意思:计较是指心存私意,斤斤计较,不肯让步。
将来(jiāng lái)的意思:指的是未来的时间或事物。
面壁(miàn bì)的意思:指被迫退隐或受到严厉惩罚,不能再参与社会活动。
摩竭(mó jié)的意思:形容努力奋发,竭尽全力。
毗耶(pí yē)的意思:相似、相近
无作(wú zuò)的意思:没有行动或没有作为。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云龙(yún lóng)的意思:云龙是指龙在云中飞翔,比喻英勇豪杰或高飞的志向。
殊不知(shū bù zhī)的意思:指对某种情况或事实没有意识到或不了解,以致做出错误的判断或决策。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隆所作的《偈二十七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禅宗思想的深邃与玄妙。
"掩室摩竭,杜口毗耶",以“掩室”和“杜口”描绘了修行者在摩竭陀国和毗耶离城的隐居生活,强调了修行者的静默与内省。"面壁九年,黄梅夜渡",则借用了禅宗公案中的典故,描述了修行者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定与智慧,以及最终超越世俗、获得解脱的过程。"点简将来,翻成计较",通过“点简”(即点燃简册)的动作,暗示了修行者在理解佛法时的深入思考与洞察,同时也揭示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陷入复杂的思辨与计较之中。
"殊不知日不待火而热,月不待风而凉",这两句诗以自然现象为喻,说明真理或觉悟并非依赖外在条件,而是内在自性的显现。"云龙,风从虎",借用气象现象,表达了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与和谐共存,暗示了修行者与宇宙万物之间的紧密联系。"作无作,为无为",则是对禅宗“无为而治”哲学的直接体现,强调了在行动与不行动之间达到的平衡状态,即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同时,又能超脱于形式之外,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修行的精髓,即在日常生活中体悟真理,超越表象,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觉醒。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脊令图
黄芦瑟瑟吴江冷,烟月空濛湿秋景。
脊令对对在原头,来往飞鸣翻瘦影。
何人写此意应殊,生色初疑造化俱。
世情徒解誉名笔,我独临风悲友于。
忆昔同胞将七弟,钟爱先王分一气。
凤雏龙种竟难成,芳草斜阳尽捐弃。
黄金色相玉精神,暂缘谪限留风尘。
不是吾家吝茅土,多应霄汉回星辰。
谫薄嗟余嗣重位,国玺相传恒恐坠。
披图忆弟更思亲,独立乾坤洒清泪。
临池作
凿破苍苔地,引来寒溜长。
中有碧荷盘,红莲净以芳。
薰风扇炎熇,赤日回朱光。
披襟坐钓石,高柳阴生凉。
诗成复浩歌,对酒成疏狂。
恣我一朝乐,焉知人事忙。
邀宾时共适,临流飞羽觞。
洒然万虑清,援琴调宫商。
地僻绝喧杂,世事浑相忘。
兹盟幸无爽,终岁来徜徉。
感寓·其五十七
西旅贡神獒,召公力阻之。
远方献名马,汉文乃深辞。
陇西产鹦鹉,广南生荔枝。
巨象致南粤,狮子走西陲。
翠禽尽输羽,猛兽皆脱皮。
白玉罄山谷,黄金空泽陂。
纷纷争献纳,扰扰欲何为。
愿言贡贤俊,为国扶雍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