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羌当有甲齐山,叛虏应无马量谷。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再 用 治 桥 韵 奉 送 毅 夫 按 部 将 行 宋 /晁 补 之 降 羌 当 有 甲 齐 山 ,叛 虏 应 无 马 量 谷 。莫 忧 斗 米 千 钱 贵 ,自 可 航 河 一 苇 足 。绣 衣 不 但 捕 群 偷 ,赦 书 蠲 租 亡 者 复 。知 君 劳 倦 神 亦 充 ,白 发 何 妨 面 如 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不但(bù dàn)的意思:表示不仅仅如此,除了某种情况之外,还有其他情况。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蠲租(juān zū)的意思:减免租税。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减免或免除农民的租税负担。
劳倦(láo juàn)的意思:
疲劳。《史记·东越列传》:“是时楼船将军 杨僕 使使上书,愿便引兵击 东越 。上曰士卒劳倦,不许。”《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那 张进 因在路上鞍马劳倦,却又受了些风寒,在饭店上生起病来。”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我已经几乎复元,写几千字,也并不觉得劳倦。”
齐山(qí shān)的意思:指山势高大,排列整齐。
赦书(shè shū)的意思:赦书指的是国家赦免罪犯的文书。
绣衣(xiù yī)的意思:绣衣是指绣制的衣物,比喻外表华丽但内里空虚的东西。
一苇(yī wěi)的意思:比喻柔弱的力量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自可(zì kě)的意思:自然可以,可以自行
- 翻译
- 羌人应当披甲守卫齐山,叛乱的敌人不会有大量马匹
无需忧虑米价高昂,一条苇筏就能渡过大河
官吏不仅追捕盗贼,宽恕的命令免除逃亡者的赋税
知道我辛劳疲倦,神灵也会感到满足,白发苍苍也无妨,容颜依旧如玉般明亮
- 注释
- 羌:古代中国西部的民族。
甲:铠甲,防护装备。
齐山:地名,具体未详。
叛虏:背叛的敌人。
马量谷:形容敌人的骑兵数量少。
斗米:一斗米,古代容量单位。
千钱贵:米价昂贵。
航河:渡河。
一苇:一根芦苇,象征简单工具。
绣衣:古代官员的官服,这里指官吏。
群偷:众多的盗贼。
赦书:皇帝发布的赦免令。
蠲租:免除赋税。
亡者复:逃亡者得到宽恕并恢复原状。
劳倦:劳累疲倦。
神亦充:神灵也会感到满足。
白发:白发,指年老。
面如玉:容颜洁白如玉。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再用治桥韵奉送毅夫按部将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毅夫即将前往任职的勉励和祝愿。诗人以“降羌当有甲齐山,叛虏应无马量谷”描绘出边境安宁、敌情可控的景象,暗示毅夫此行将能胜任维护地方治安的任务。接着,“莫忧斗米千钱贵,自可航河一苇足”表达了对民生经济的乐观态度,认为即使物价上涨,也能通过智慧和努力解决。
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毅夫的职责不仅在于打击盗贼,“绣衣不但捕群偷,赦书蠲租亡者复”,还包含着宽政和仁爱,让逃亡者有机会回归,减轻百姓负担。最后两句“知吾劳倦神亦充,白发何妨面如玉”,表达了诗人对毅夫的敬佩与信任,尽管自己年事已高,但仍相信毅夫能够精神饱满地完成使命,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鼓励和对社会公正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