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衣(cháo yī)的意思:指早晨穿的衣服,也比喻一天的开始。
次第(cì dì)的意思:表示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次序进行,一个接一个地进行。
对时(duì shí)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钟表的时间显示完全一致。
节旄(jié máo)的意思:指节制、谨慎、慎重。原指古代官员在行军时,将旗帜插在节杖上,以示行军的严整。后来引申为行事谨慎、慎重。
夔龙(kuí lóng)的意思:指形容人的品质或行为非常出色,超越常人。
侍中(shì zhōng)的意思:指官员担任皇帝的近臣,专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天恩(tiān ēn)的意思:指上天赐予的恩惠或恩德。
熨帖(yù tiē)的意思:形容言语或行为得体,恰到好处,使人感到舒适和满意。
战袍(zhàn páo)的意思:指战争中所穿的军装,比喻参军从战场上归来的人。
- 注释
- 熨帖:整理,这里指换穿。
朝衣:朝服,官员上朝时所穿的正式礼服。
抛战袍:脱下战时的铠甲,象征从战场归来。
夔龙班:古代以夔龙比喻贤臣,这里指朝臣的行列。
侍中:官职名,高级侍从官,常伴皇帝左右。
高:显赫,地位尊贵。
对时:朝会之时。
先奏:首先推荐,提出建议。
牙间将:英勇的将领,牙门将,牙旗下的将领,代指勇猛的武将。
次第:依次,按照顺序。
天恩:皇上的恩典。
节旄:古代使臣出行持的符节,象征权力和身份。
- 翻译
- 整理朝服脱战袍,位列朝班侍奉君王显荣耀。
朝会时先向陛下推荐勇将,依次受领皇上的恩赐与符节权杖。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早晨准备上朝时的场景。"熨帖朝衣抛战袍",这里的“熨帖”指的是熨斗,即古人熨烫衣服用的工具,用以熨平皱褶;“朝衣”是指即将穿上的朝服;“抛战袍”则是放下用来行军打仗的甲胄,表明从军事转向文治。"夔龙班里侍中高",这里的“夔龙班里”形容的是官员排列整齐,如同神话中的夔龙一样威严;“侍中高”则强调了诗中主人公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尊贵。
接下来的两句"对时先奏牙间将,次第天恩与节旄",描绘的是官员上朝的具体过程。"对时先奏"表明他首先要向皇帝汇报时政;“牙间将”指的是负责军事的高级将领,他们在皇帝身边侍卫;"次第天恩与节旄"则是说官员依序接受皇上的恩赐和授予他们象征职权的节旄(即符节)。
这首诗通过对朝廷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官员上朝的庄严氛围,以及主人公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它也反映出王建笔下的诗歌风格,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生动的场景,体现了他对细节的关注和生活的观察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边司徒华泉
宦海若博局,到头皆幻尘。
怜君归印组,兹乃遂天真。
忆昔金台会,今馀二十春。
何期淮水上,重对梦中身。
词翰谐金石,声称重缙绅。
抱才终恋主,忧国转伤神。
多病初心负,行休素愿伸。
青门观祖帐,东海见醒人。
诏下县车后,沙鸥日与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