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隐居》
《题隐居》全文
宋 / 李处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淡泊幽人趣,萧条隐者居。

疏帘隔花竹,净几展图书

自向交游密,何拘礼法疏。

为言靖节,吾亦爱吾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淡泊(dàn bó)的意思:指人心胸宽广,不贪求名利,不追求物质享受。

交游(jiāo yóu)的意思:指与人交往、结交朋友。

靖节(jìng jié)的意思:指保卫国家、捍卫正义、守护节日等的行为。

拘礼(jū lǐ)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行拘束,不自由自在。

礼法(lǐ fǎ)的意思:礼貌和法律规定

疏帘(shū lián)的意思:指在帘子上打洞,使其变得稀疏,比喻言辞不密切,意思不明确。

图书(tú shū)的意思:指书籍、图书馆等与书有关的事物。

为言(wéi yán)的意思:为别人说话或发表意见。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翻译
淡泊的生活情趣,适合隐士居住。
稀疏的窗帘隔开花丛竹林,洁净的几案上摆放着书籍。
我更愿意与亲密的朋友交往,不拘泥于繁琐的礼法。
说到陶渊明那样的隐逸之士,我也深爱自己的居所。
注释
淡泊:心境淡然,不追求名利。
幽人:隐士,指有超脱世俗生活的人。
萧条:清冷、寂静。
隐者居:隐士的住所。
疏帘:稀疏的窗帘。
花竹:花丛和竹林。
净几:洁净的几案。
图书:书籍。
自向:自己倾向于。
交游密:亲密的交往。
何拘:何必拘泥。
礼法疏:繁琐的礼节。
陶靖节:陶渊明,字靖节,东晋著名诗人。
吾亦:我也是。
爱吾庐:热爱我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淡泊幽人趣,萧条隐者居"表明诗人对于那种深藏不露、遁世独立的生活方式有着浓厚的情感和兴趣。这是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疏帘隔花竹,净几展图书"则具体描绘了隐居的环境。"疏帘"指的是稀疏的窗帘,它既可以遮挡外界的纷扰,又能让室内的清幽与自然融为一体;"花竹"代表着自然景观,而"净几展图书"则显示了诗人对知识和艺术的追求,一个干净整洁的案几上铺开了图书,这是心灵世界的装饰。

"自向交游密,何拘礼法疏"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间交流的看法。虽然隐居,但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而是在保持一定礼仪的同时,也能享受和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的交往。

最后两句"为言陶靖节,吾亦爱吾庐"则是对隐居生活的一种自我肯定。诗人通过提及历史上的隐逸之士陶渊明(陶靖节),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喜爱和认同,同时也强调了个人对于这份宁静生活的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种理想的隐居生活,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满足。通过对自然环境、书籍和朋友交往的描述,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一个完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李处权
朝代:宋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猜你喜欢

牵牛花中雪青一种幽冶绝世日开一花閒居无俚若相慰藉者为赋一诗

惨绝人间世,衰馀药裹身。

不妨秋气冽,犹及晚芳新。

病叶邀寒雨,幽花属恨人。

娟然共迟暮,采撷莫辞频。

(0)

淹留

三年冰雪此淹留,未识春风已入秋。

浓笑有花多僻异,高鸣无鸟只啁啾。

致身砺石谁羊鼻,入梦精魂感马周。

际遇由来关运会,深恩惆怅若为酬。

(0)

挽李子申

危世龙钟百祟侵,青霞奇意竟销沉。

不妨迂谬残生累,为有芳菲一往心。

劫后相逢翻似赘,灰馀伤逝更难任。

草衣遗稿须珍重,免污嗟来俗子金。

(0)

盆荷送主人姜恒斋

草堂堪避暑,侵晓散晴霞。

载得西湖水,来看六月花。

不因君子泽,那称野人家。

狂醉时相过,香风透碧纱。

(0)

题大姊遗照四首·其一

才优命薄古来同,襁褓才离母禄终。

敏慧端由天赋定,温恭讵赖姆加功。

象贤空望生儿日,虺梦偏能继父风。

翻使高堂常抱恨,笄如易弁卜封翁。

(0)

海陵狱中拈李卓老焚馀五首·其二

诣狱公然为友朋,愿言未果恨难胜。

养生论在岩阿远,自责诗成慷慨增。

体妙心玄思阮籍,才疏识短愧孙登。

莫将畏死轻相诮,临绝何人奏广陵。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