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土作城城可破,众心作城城可凭。
《杵歌七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杵歌七首(其二)》,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杨维桢。诗中以独特的比喻手法表达了团结人心的力量。"自古众心能作城,五方取土不须蒸",意思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团结之心如同坚固的城墙,即使不用加热(蒸土)凝聚,也能形成强大的防御。"蒸土作城城可破,众心作城城可凭"进一步强调了人心所聚的城池,即使物理上的城墙可能被攻破,但人心所形成的城池则坚不可摧,可以信赖和依靠。
这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杨维桢对于社会凝聚力和个人信念的重视,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郑禧之松林才子图
横空微霞澹初卷,一片苍云隔层巘。
远壑清风拂树来,烟鬣捎捎总如剪。
蹇驴随意历山冈,此景此情应两忘。
忽惊啼鸟翠微里,催我佳句投奚囊。
人生乐事知多少,独有吟情超世表。
为泻词源浥画图,晴壁高堂楚山晓。
夏日登宿云台有述寄霜月上人
投簪返初服,蹑屐谢纷扰。
永言卧丘壑,庶以狎鱼鸟。
兹台夙所憩,磴石出烟筱。
况逢朋簪盍,燠景共临眺。
前瞻极空阔,下瞰洞深窅。
地古云木残,天长海山小。
真僧此冥栖,宴坐阅昏晓。
喻心青莲净,说法天花绕。
愿闻微妙音,意泯万缘了。
岂必东林人,相逢可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