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轻丝翠,淡染朝烟新雨霁。
此情此景始何年,又识何人吟此际。
因怀点也善别撰,浴乎沂而风舞雩。
此际(cǐ jì)的意思:此时此刻;现在
扶疏(fú shū)的意思:扶持和疏导,指帮助和引导他人,使其得到适当的发展和改善。
金衣(jīn yī)的意思:指高贵、富有的衣着或外表。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樵苏(qiáo sū)的意思:樵苏是指在山林中劳作的人,比喻勤劳努力的人。
清吟(qīng yín)的意思:指清雅地吟咏诗词或唱歌。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笙管(shēng guǎn)的意思:指音乐演奏中的笙和管两种乐器,比喻事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用,相辅相成。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舞雩(wǔ yú)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活动中的舞蹈,也用来形容热闹、喧闹的场面。
相扶(xiāng fú)的意思:相互扶持,互相支持。
玉斧(yù fǔ)的意思:指极其珍贵的宝贝,也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或稀罕物品。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美景与诗人的情感共鸣。首句“清明时节轻丝翠,淡染朝烟新雨霁”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清明时节细雨初晴、绿意盎然的景象,轻柔的春风吹拂着翠绿的枝叶,晨雾轻染,一片清新宁静。
接着,“此情此景始何年,又识何人吟此际”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感慨,似乎在询问这美好的时刻是否自古以来便存在,又有谁在此刻与他一同欣赏这份宁静与美好。这种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瞬间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此际清吟恰值吾,梳风罥霭相扶疏”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吟唱的情景,微风梳理着云雾,仿佛在为他的歌声伴奏,营造了一种和谐而悠扬的氛围。
“未藏金衣弄笙管,早教玉斧赦樵苏”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中的元素赋予了情感和行动,金衣鸟儿未藏身于枝头,却在轻声细语地吹奏着笙管;玉斧则象征着大自然的力量,它早已经宽恕了那些砍柴的人,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因怀点也善别撰,浴乎沂而风舞雩”引用了《论语》中孔子与弟子们在沂水边沐浴、舞雩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智慧的向往,以及希望人们能够像古人一样,亲近自然、享受生活,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