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翳在眼,空花乱坠。
《偈颂六十五首·其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济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中关于修行和认知的深刻见解。"眼耳鼻舌身意"代表了人的五根感官与心识,"八万四千法门"象征着佛法的广大和复杂,暗示修行者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探索真理。"昼夜放光动地"形容佛性内在的光明和力量,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显现出来。
"一翳在眼,空花乱坠"则是借用比喻,"翳"指障蔽,"空花"象征虚幻不实的欲望或执着。这两句意味着一旦被世俗的迷惑所遮蔽,就会陷入虚妄的追求,如同落入空中的幻象般摇摆不定。这体现了佛教对去除妄念、看清事物本质的教诲。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佛教的修行智慧,鼓励人们透过心灵的洞察,摆脱外在干扰,追求内心的清净和觉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宣义池亭
春入池亭好,风光暖更鲜。
寻芳行不困,逐胜坐还迁。
细草乱如发,幽禽鸣似弦。
苔文翻古篆,石色学秋天。
花落能漂酒,萍开解避船。
暂来还愈疾,久住合成仙。
迸笋支阶起,垂藤压树偏。
此生应借看,自计买无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