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余帆欲卸,飘处树应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纸(bái zhǐ)的意思:指没有写字、画画、印刷等的纸张,比喻没有文字、图画等的状态。
不俗(bù sú)的意思:不平凡,出众,不寻常
裁成(cái chéng)的意思:指根据实际情况或需要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调整。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从心(cóng xīn)的意思:心意相通,情投意合。
点缀(diǎn zhuì)的意思:装饰、衬托,使事物更加美好。
骨相(gǔ xi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相貌、气质和骨骼结构,可以显示出他的性格、命运和潜力。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神通(shén tōng)的意思:指超凡的才能或非凡的智慧。
识面(shí miàn)的意思:识别人的面相和表情,以推测其内心思想和真实意图。
舒卷(shū juàn)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轻松自在。
随折(suí shé)的意思:按照折断的方向随之倾斜或移动,形容顺应情势或随波逐流。
维摩(wéi mó)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放弃努力,坚持到底。
心里(xīn lǐ)的意思:指人的内心思想、感情、意愿等。
炎凉(yán liáng)的意思:炎凉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炎热和凉爽。它可以形容天气,也可以形容人的心情或情感。
逸少(yì shǎo)的意思:逸少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一个人非常聪明、才智出众。
一握(yī wò)的意思:握住一次。
折叠(zhé dié)的意思:将物体折叠起来,使其变小或变形。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 鉴赏
这首《赋得折扇》由清代诗人朱晓琴所作,以折扇为题,描绘了折扇的轻盈与灵动,以及它在炎凉世界中的角色与象征意义。
首句“白纸裁成扇,轻摇满袖风”,开篇即点明主题,将折扇比喻为用白纸裁剪而成,轻巧地摇动时能带来满袖的微风,形象地展现了折扇的轻盈与实用。
“几层随折叠,一握妙玲珑”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折扇的折叠与握持之妙,层层叠叠的扇面在折叠时展现出玲珑剔透的美感,而轻轻一握间,又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巧技艺。
“舒卷从心里,炎凉识面中”则揭示了折扇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工具,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能够随着使用者的心情舒展或收卷,感知外界的温度变化,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倦余帆欲卸,飘处树应同”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折扇比作疲惫时卸下的帆,随风飘荡时仿佛与周围的树木一同舞动,表达了折扇在生活中的陪伴与慰藉作用。
“逸少纵横健,维摩点缀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王羲之(逸少)和维摩诘的典故,赞美了折扇设计与制作的高超技艺,如同古代文人墨客的书法与绘画一样,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最后,“此君真不俗,骨相俱神通”一句,将折扇提升到“此君”的高度,意指它不仅是一件日常用品,更具有非凡的气质与内涵,其设计与使用都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韵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折扇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折扇的实用价值与美学特征,还赋予了其深刻的文化与哲学意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与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