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逐断猿悲,迹随飞鸟灭。
《伤子》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伤 子 唐 /顾 况 老 夫 哭 爱 子 ,日 暮 千 行 血 。声 逐 断 猿 悲 ,迹 随 飞 鸟 灭 。老 夫 已 七 十 ,不 作 多 时 别 。
- 注释
- 老夫:指诗人自己,老年男子。
爱子:诗人深爱的儿子。
日暮:傍晚时分。
千行血:形容泪水之多,如血般流淌。
声逐:声音跟随。
断猿:哀鸣的猿猴,象征悲伤。
悲:悲伤。
迹:足迹。
飞鸟:飞翔的鸟儿。
七十:七十岁。
多时别:长时间的分别。
- 翻译
- 我这老翁哭丧爱子,日落时分泪水如血流淌。
哀声追随着断断续续的猿啼,足迹消失在飞翔的鸟群中。
我已经年过七十,与你离别不会太久。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况的《伤子》,通过对一位老父在日暮时分哭失去爱子的情景进行描绘,表达了深沉的悲痛和无尽的哀思。诗中“千行血”形象化地展示了老人的泪水如溪流般不断,强调了他的悲伤之深。
"声逐断猿悲"一句,则通过比喻手法,将老人的哭声与山谷间传来的猿啼相联系,增添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同时,这也暗示着自然界似乎也在回应这份深切的哀伤。
"迹随飞鸟灭"则更进一步地描绘了老人寻觅孩子遗迹时的情景,那些踪迹就像被飞鸟带走了一样,转瞬即逝,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悲凉。
最后两句“老夫已七十,不作多时别”则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宿命论,他已经年迈,对于即将到来的死别表现出一种接受的心态,似乎在告诫自己不要再去奢望能与亲人久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抒情,将父子间的情感和生命的脆弱表达得淋漓尽致,是一首充满悲剧色彩的杰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