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步虚(bù xū)的意思:形容人的行动虚浮不实际。
风响(fēng xiǎng)的意思:指风吹草动的声音,也可用来形容传闻或消息传播的迅速。
俗眼(sú yǎn)的意思:指世俗的眼光或常人的眼睛。
谈道(tán dào)的意思:指谈论道义或讲述道理。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毋将(wú jiāng)的意思:不要;不要再;不要将就
虚中(xū zhōng)的意思:心中存有虚妄的想法,不踏实,不稳定。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有分(yǒu fèn)的意思:有区别、有差别
羽客(yǔ kè)的意思:指行走江湖的剑客或武侠人物,也可泛指游侠、侠客。
云房(yún fáng)的意思:指云彩般的房屋,形容房屋高耸、巍峨壮丽。
中元(zhōng yuán)的意思:中元是指农历七月十五日,也称为鬼节或盂兰盆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鬼魂的节日。
步虚坛(bù xū tán)的意思:指行走时步履轻盈,如虚空般飘逸。
- 翻译
- 即使石头裂开也不必在意世俗的眼光。
内心空灵才能接受真谛,修炼成仙并非难事。
修道者能谈论大道,居住在云房的人懂得炼丹法门。
看来只有仙人才能有这样的缘分,踏着风声在仙境的步虚坛上行走。
- 注释
- 裂石:比喻突破世俗观念。
俗眼:指世俗的眼光或偏见。
虚中:内心的空灵状态。
受:接受,领悟。
造蕴:修炼,积累。
何难:并非困难。
羽客:修道者,仙人。
云房:修道者的居所,常指隐居之处。
候丹:观察炼丹的过程或结果。
仙有分:有成为仙人的缘分或资格。
步虚坛:道教中的仙境,象征修炼之地。
- 鉴赏
这首宋诗名为《一春屡有阳明之约雨辄尼之将旋幕侍外舅来游解后二羽衣一能参上道一能知大丹竟日留话喜赋二解时清明日也(其二)》,作者为施枢。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约游览阳明山,但因雨多次未能成行,最终在清明节之际,外舅来访并带来关于道术和丹药的知识,使得诗人欣喜万分,借此机会留下两首诗记录这一日的交谈与心得。
诗中“裂石未尝关,毋将俗眼观”两句,意指追求真道不应受限于世俗眼光,强调了对高深学问的探索不应被凡尘杂念所干扰。接下来,“虚中元有受,造蕴亦何难”表达了对道家空灵境界的理解,认为内在的领悟和修炼并非难事,只要心存虚静,就能有所收获。
“羽客能谈道,云房识候丹”描绘了友人作为修道之人,对于道术和丹药有着深入的了解,暗示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富有深度。最后,“只应仙有分,风响步虚坛”表达了诗人对仙道的向往,认为只有真正有道行的人才能在清风中漫步于仙境般的道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与友人的交流,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追求以及对清明节这个特殊日子的喜悦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窦援遗卧病见寄
今春扶病移沧海,几度承恩对白花。
送客屡闻帘外鹊,销愁已辨酒中蛇。
瓶开枸杞悬泉水,鼎鍊芙蓉伏火砂。
误入尘埃牵吏役,羞将簿领到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