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贾生》
《贾生》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汉有洛阳子,少年是非

所论多感概,自信依违

死者若可作今人谁与归。

应须东海不但涕沾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但(bù dàn)的意思:表示不仅仅如此,除了某种情况之外,还有其他情况。

东海(dōng hǎi)的意思:指东方的大海,也泛指东方。

多感(duō gǎn)的意思:形容人敏感多情,感触很深。

感概(gǎn gài)的意思:对事物的感触和概括。

今人(jīn rén)的意思:指现在的人,也可指当代人。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阳子(yáng zǐ)的意思:阳光之子,指聪明、机智、开朗的人。

依违(yī wéi)的意思:依照或遵循,违背或违反

应须(yìng xū)的意思:应该,必须

有洛(yǒu luò)的意思:指有光彩、有声望。

自信(zì xìn)的意思:对自己有信心,有坚定的信念和自我肯定。

注释
洛阳子:古代对某位来自洛阳的贤人的称呼。
少年明是非:指年轻人有清晰的是非观念。
自信肯依违:对自己的观点坚定,不轻易妥协。
死者若可作:假设死者能复活。
蹈东海:意指追求壮志,投身广阔无垠的大海。
翻译
汉代有个洛阳子,年轻时就懂得分辨是非。
他谈论时常常感慨万分,自信心满满,从不轻易改变立场。
如果死者能复生,现今还有谁能成为他的伙伴呢?
他应该勇往直前,投身东海,而非仅仅流泪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宋代创作的《贾生》,通过对洛阳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正义与世俗的深刻感慨。诗中的“少年明是非”展示了洛阳子对正义的坚守和敏锐的判断力,而“所论多感概,自信肯依违”则表达了他说话做事都能触及人心,且自信而坚定。

"死者若可作,今人谁与归"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逝去英雄和当下世人的无奈比较,以及对英雄所处时代的迷茫。最后,“应须蹈东海,不但涕沾衣”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所愿意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即使需要跨越东海,也在所不辞,而不仅仅是让衣服湿透这样简单的感动。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与现实冲突中个体选择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宋代士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东山

风神不减王东海,潇洒常思浙会稽。

筑土一时聊想像,岂期名字至今题。

(0)

慧居寺八韵

宝华深秀处,问路记吾曾。

是日观民暇,青春佳兴乘。

梵宫迎马近,崎径破云登。

戒井谁当汲,莲池依旧澄。

六檀身口意,三宝佛经僧。

净业遵毗柰,禅机谢慧能。

璇题千载焕,饴慕一心增。

小憩催行辔,耽斯理岂应。

(0)

静益书屋

三间精舍白云隈,今岁居然初到来。

不是山灵具神解,争教秋蕊一时开。

(0)

画梅

赵北春风绽杏花,马头残雪映朝霞。

江南正是梅开候,便写一枝疏影斜。

(0)

射罴

鸷曾闻虎畏,色略较熊黄。

跧伏惟窝集,规圆困猎行。

千钧徒蚺䗊,一箭早踉跄。

七萃休称颂,由来此亦常。

(0)

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六绮望楼

埤堄岑楼耸翠林,每因眺远一登临。

万家烟火随民便,圣度原如天地心。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