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芭蕉》
《芭蕉》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古风

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

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

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芭蕉(bā jiā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艰苦,但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点滴(diǎn dī)的意思:指微小的、细小的事物或数量。

翻动(fān dòng)的意思:翻转、翻倒、翻动。形容物体或事物从原来的位置或状态转变到另一种位置或状态。

归乡(guī xiāng)的意思:指回到家乡或故乡。

乡梦(xiāng mèng)的意思:指对故乡的思念和憧憬之情。

一翻(yī fān)的意思:一次翻转,一次翻动。

注释
芭蕉:一种热带植物,叶子宽大,常用于象征思念或情感。
移:移动,这里指芭蕉因为雨季而被挪动。
窗前:窗户前面,通常指室内,与室外相对。
怜:怜爱,喜爱。
渠:代词,这里指芭蕉。
归乡梦:回家的梦,指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
梦远:梦境遥远,形容思乡之情难以实现。
莫:不要,表否定。
觉来:醒来后。
一翻动:形容心情或思绪的波动。
翻译
芭蕉因为雨季而被移动,所以特意种在窗前。
喜爱它那点点滴滴的声音,能引发思乡的梦境。
尽管梦境遥远无法归乡,醒来时却因思念而心翻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中芭蕉的生动图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人特意在窗前种植芭蕉,以便在雨滴击打叶片时,那细碎的声音能唤醒他对故乡的记忆和梦想。

“怜渠点滴声”一句,表现了诗人对那渺渺连连的雨声充满同情,似乎那声音与他心中的乡愁相呼应。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是唐代诗人杜牧擅长之处,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之美,将内心深处的感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得以展现。

“梦远莫归乡”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无尽思念,尽管身在他乡,但心中总是有那份无法实现的归乡愿望。这种情感在唐代文人中颇为常见,他们往往因仕途不顺或其他原因而寄情于自然,以抒发胸臆。

最后一句“觉来一翻动”,则描绘了诗人从梦境中惊醒,内心的波动和不安再次涌上心头。这种梦醒之后的空虚感,也是诗人深切乡愁的一种体现。在这里,诗人的情感世界得到了充分的展开,他的心灵深处与那芭蕉叶间的雨声产生了共鸣。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自诮

每到花时恨道穷,一生光景半成空。

只应抱璞非良玉,岂得年年不至公。

(0)

九华楼晴望

一夜江潭风雨后,九华晴望倚天秋。

重来此地知何日,欲别殷勤更上楼。

(0)

和裴侍中承恩拜扫旋辔途中有怀寄州县官僚乡国亲故

嵩岳神惟降,汾川鼎气雄。

生才作霖雨,继代有清通。

天下称贤相,朝端挹至公。

自家来佐国,移孝入为忠。

霜露多前感,丘园想旧风。

扈巡过晋北,问俗到河东。

便道恩华降,还乡礼教崇。

野尊延故老,朝服见儿童。

(0)

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

未央钟漏晚,仙宇蔼沈沈。

武卫千庐合,严扃万户深。

左掖知天近,南窗见月临。

树摇金掌露,庭徙玉楼阴。

他日闻更直,中宵属所钦。

声华大国宝,夙夜近臣心。

逸兴乘高阁,雄飞在禁林。

宁思窃抃者,情发为知音。

(0)

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

函谷虽云险,黄河已复清。

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

(0)

入蒲关先寄秦中故人

秦山数点似青黛,渭上一条如白练。

京师故人不可见,寄将两眼看飞燕。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