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其七》
《句·其七》全文
宋 / 李清照   形式: 句  押[尤]韵

所以中散,至死薄殷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中散(zhōng sàn)的意思:指被散发或分散到中间位置,形容势力、力量等被削弱或分散。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之手,名为《句(其七)》。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她的作品情感深沉,风格独特,常常以女性视角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历史的反思。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这两句诗选取了两个历史人物作为切入点,嵇康是三国时期著名的音乐家、哲学家,以不屈服于权贵而闻名;殷周则是中国古代的两个朝代,代表了早期的文明与礼制。通过对比嵇康至死坚守的信念与殷周时期的礼法,李清照表达了对坚持自我、遵循内心原则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这句话中的“薄”字,意为推崇或重视,这里使用反语的手法,实际上是在强调嵇康对殷周礼法的执着追求,即使在生命最后一刻也不放弃。这种对个人精神独立性的颂扬,体现了李清照对于人格尊严和道德坚守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短小精悍,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展现了李清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和古代文明,她探讨了个体与传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价值和道德选择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李清照

李清照
朝代:宋   籍贯:山东省济南章丘   生辰: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猜你喜欢

金缕曲.题竹垞先生静志句琴趣后二十七叠前韵

丽曲宜浇酒。算金荃、后来作者,调堪同否。

钗挂臣冠怜宋玉,密誓会盟星斗。

慨人事、难谐八九。

一自班骓轻惜别,葬红心、未得双鸾守。

脂河水、应回首。蠮螉塞外征鞍走。

还苦忆、绮衾皓腕,上元携手。

日对修蛾餐黛绿,也尽书生消受。

只微怅、碧桃洞口。

结了情天无限恨,叹麻姑、霜鬓能衰丑。

肠欲断、冰纱牖。

(0)

百字令

南山归晚,遭相诃醉尉,灞亭秋暮。

故李将军猿臂在,射石犹能饮羽。

虎鼠行藏,烟云变态,若辈争知否。

霜寒草短,且寻田舍归去。

回首百战功名,北平上郡,历历风沙苦。

屈指封侯诸校尉,意气宁堪俦伍。

白发宫娃,青衫羁客,老泪同今古。

掀髯一笑,尘埃野马看取。

(0)

探春慢.春寒较甚,忆西山花事,为奏此调,以当寻吟驴背也

草脚青苏,柳眉绿染,南枝香梦犹浅。

欲结乡愁,未逢驿使,时序早过春半。

一缕吟魂涩,又却被、东风吹远。

只凭前岭斜阳,额黄传出无限。

遥忆铜坑西崦,问几树苔封,几重云掩。

独鹤宵鸣,翠禽孤语,似诉山空清怨。

待扫枝头雪,蓦化作、绿波香暖。

唤起银蟾,林边一笛声晚。

(0)

天香.芦帘

密织枯枝,匀编露叶,摇飏一桁斜挂。

冷月轻筛,霜风细簸,镇护茅檐寒罅。

低掀侧帽,记贳酒、者回村舍。

消受天寒岁晚,无分绮窗珠榭。

押边夕阳才下,惯掩映、一灯红灺。

最是寒添六尺,雪花轻洒。荡户梢梢瑟瑟。

又那管、江湖梦魂惹。卷起萧疏,柴门低亚。

(0)

渡江云.王述庵先生命题柳波云舫,同凫香作

春江扶舵去,鸾坡望远,高卧水云宽。

晴奁试照影,卅载缁尘,扑雪鬓貂寒。

停花舣柳,任风波、不到鸥边。

指旧隐、峰围圆泖,寻梦落鱼天。翛然。

蒲帆卸了,浩荡莼乡,怅词仙归缓。

且捡点、笔床茶灶,笛谱琴编。

难抛夙昔经纶手,便忘机、尚理渔竿。

烟水暝,一声棹入芦滩。

(0)

沁园春

残月幽辉,宿昔见之,岂其梦耶。

任寒堆一枕,钿珠零落,尘萦半榻,筝柱欹斜。

妾命如斯,郎行何许,裙扇留题满狭邪。

鳞鸿便,莫双栖正稳,忘了天涯。也应游倦思家。

料不抵,孤眠人叹嗟。

向旧青绫底,频偎煖鸭,小红阑曲,遍数昏鸦。

雪压霜欺,别来真个,瘦尽中庭萼绿华。

谁传语,道春风多厉,强饭为佳。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