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全文
- 鉴赏
这首诗《芍药》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千枝万朵怨春红”这一句,诗人以芍药的繁花似锦,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烈赞美与对花朵生命力的感慨。芍药在百花之中,以其艳丽的色彩和繁复的花瓣,成为了春天的象征。
“白缬黄楼髻子中”,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芍药的花朵比作女子头上的装饰,形象地描绘出花朵的娇美与精致。芍药的花瓣如同女子的发髻,既有白色的点缀,又有黄色的点缀,色彩丰富而和谐。
“折向尊前君不饮”,这句话则带有一种讽刺意味。芍药作为珍贵的花卉,常被用来作为礼物或装饰,但在这里,它却成了无法饮用的酒,暗示了社会上某些虚伪的礼节和形式主义。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参差笑杀浣花翁”,最后一句中的“浣花翁”可能是指唐代诗人杜甫,他有“浣花草堂”的典故。这里的“笑杀”并非真的嘲笑,而是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杜甫及其诗歌中对自然之美的追求的赞赏。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芍药虽不能如酒般供人品尝,却以其独特的美丽和生命力,同样值得人们欣赏和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芍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美丽的自然景观,也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