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境尖中拆,人家缺处安。
穿青入梧峡,载影下昭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阳朔山水的独特喜爱。"名山爱阳朔"直接表达了对阳朔名山的钟爱之情,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崇尚。"平陆遍峰峦"进一步描绘了阳朔大地山峦起伏的壮丽景色,展现出其地形的丰富多样。
"郡境尖中拆,人家缺处安"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阳朔的地形比作尖锐的分割,暗示山势陡峭,而居民则选择在山势较低或缺口处安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穿青入梧峡,载影下昭滩"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青山之中,穿过梧峡,影子随着水流映照在昭滩的情景,富有动态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的足迹和山水间的宁静之美。
总的来说,陶弼的《题阳朔山》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阳朔山水的秀美与人情味,流露出诗人对这片山水的深深热爱和赞美。
短蒲漾水,新竹梢云,暖风正好。
谩学长生,綵丝臂上红欲耀。
竞看楚女吴娃,试小纨纤缟。
画鹢争飞,渡头箫鼓缭绕。
千载湘君,到而今、有谁凭吊。
朱符艾虎,催老几多年少。
岁岁榴红似火,忍将人照。
憔悴情悰,古来谁个知道。
又春到了,听三叠阳关,行人如醉。
云山阻隔,杨柳故园青未。回首长江无际。
又说甚、六桥流水。枕前迷却乡魂,花里频迟归计。
不见钟山风味。羡月下笙歌,云中环佩。
羁栖结伴,只有双双燕子。音信天涯难寄。
但认著、吴头楚尾。短吟写就长笺,窗外落红溅泪。
罗袂怯西风,玉露初零,琼花暗落。
一片珠帘,对寒梧画阁。
陇首秋云初黯澹,天边鸣雁长飘泊。
最堪怜处,楚簟凉生,孤睡何曾著。
吴天凝望远,无限水驿山郭。
目送云中,甚雁书堪托。
往事空怜韩掾少,新欢已负秦楼约。
七弦琴上,私傅语女床鸾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