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长亦已白,何得短彼髭。
髭白汝岂黑,嗟我独不思。
讦言信有之,髭岂诳我为。
髭白汝亦白,黑者尚有谁。
岂我弗汝养,静言观我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问白发用髭韵》。诗中以“白发”与“髭须”的变化为引子,探讨了时间流逝、自然规律以及个体对衰老的认知和态度。
首句“我生汝本黑,汝白从何时”,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将自己与“汝”(指髭须)的关系比喻为出生时的黑白对比,提出髭须由黑变白的时间问题。接着,“汝长亦已白,何得短彼髭”两句,诗人通过髭须的生长过程,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变化的必然性。
“髭白汝岂黑,嗟我独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忽视时间流逝的反思,暗示了对自我认知的觉醒。接下来的“三年不对镜,纵白安得知”则通过长时间不照镜子,来隐喻对衰老变化的无知或忽视。
“讦言信有之,髭岂诳我为”两句,诗人质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察觉到髭须的变化,进而反思人的感知能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最后,“髭白汝亦白,黑者尚有谁”通过髭须的黑白对比,再次强调了时间对所有事物的普遍影响,包括人的外貌特征。
“岂我弗汝养,静言观我颐”则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形象的关注与思考,通过观察自己的面部表情(颐),来反思内在情感与外部表现的一致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探讨了时间、衰老、感知与自我认知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现象深刻而独特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