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生秋早,秋生半睡中。
张灯犹畏暖,搴幔为延风。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独特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夏到秋的过渡阶段。诗人以“何处生秋早”开篇,巧妙地将秋天的来临与人的睡眠状态相联系,暗示着在半梦半醒之间,季节悄然更替。接着,“张灯犹畏暖,搴幔为延风”,生动地描绘了人们为了适应逐渐凉爽的天气而采取的行动,既体现了生活的细微变化,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适应。
“榴枕原堪倚,冰盘渐不融”,进一步将场景聚焦于室内,榴花枕头和冰盘的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榴花已过,冰盘不再凝结,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季即将到来。最后,“翻嫌刚假寐,络纬警寒丛”,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将人对短暂休息的渴望与自然界的生命活动相联系,络纬(即纺织娘)的叫声仿佛在提醒人们,寒冷的冬季即将到来,需要更加珍惜当前的温暖时光。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活化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捕捉了初秋特有的宁静与微妙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细腻情感的抒发。
远辞金虎观,来守缙云城。
鸣律行将尽,枯荄又向荣。
匏瓜宣父叹,江海子牟情。
求瘼曾无术,投虚岂有声。
帝乡成久别,天吏苦遄征。
漫贮青霞想,唯愁素发生。
澄清慵揽辔,芜秽欲归耕。
簿领非吾事,丹台有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