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浮名(fú míng)的意思:虚假的声誉或名声

雷电(léi diàn)的意思:形容雷声大、闪电多的天气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失箸(shī zhù)的意思:指用餐时不慎将筷子掉落,比喻做事不慎重,失误犯错。

外身(wài shēn)的意思:指外表、外貌。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婴儿(yīng ér)的意思:指年幼的儿童或刚出生的婴儿。

注释
已外:超越。
浮名:世俗名声。
更外身:仿佛身体之外。
区区:微不足道。
雷电:比喻力量或变化。
若为神:怎能视为神明。
山头:比喻高位或权威。
只作:只看作。
婴儿:比喻无知或无力的人。
看:看待。
无限人间:世间无数人。
失箸人:失去理智或控制的人。
翻译
超越世俗名声的束缚,仿佛身体之外
区区雷电怎能被视为神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超然与豁达。"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两句,显示出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超脱,以及面对大自然力量时的心态,对雷电这样的自然现象不再感到惊惧,而是将其视作天地间的一种自然之声。

"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两句,则是诗人从高处观察雷雨,听到如同婴儿啼泣的声音,这里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幽默感。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人在面对自然和天命时的无知与短视所表现出的慨叹。

整首诗通过描写山上观雷雨的景象,展现了苏轼独特的人生哲学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晚步

秋涨云俱阔,村欹树半遮。

落帆回暮雁,归犊载寒鸦。

坐石樵歌近,寻僧竹径斜。

行吟过小巷,澹月到山家。

(0)

独行

鸟语喜新晴,寻花每独行。

春烟和野色,夜雨变溪声。

敢以贫为病,翻缘酒得名。

诗书云有效,偏我负生平。

(0)

有怀韩伯慧

清淮握手暂逡巡,鬓发惊看渐染银。

文物雕锼亏福命,江山萧瑟老才人。

孤琴泛雪谁倾耳,雄剑如虹自绕身。

归去苏阊门巷冷,绿槐深映旧家春。

(0)

野寺

野寺秋花满,闲僧不出门。

修篁通别径,流水自前村。

瀹茗新瓷洁,焚香丈室温。

未堪留白首,聊得坐黄昏。

(0)

别离曲

别离苦别离,顷刻天一涯。

斟酌临别语,无使忆来悲。

日月不停川不息,安得男儿无驱驰。

聊将杯中物,重订归来时。

来春未为晚,所虑惑愆期。

车马侍道旁,加策竟去之。

眼见车遥遥,不闻马萧萧。

独余千重恨,压断万里桥。

桥头杨,断还续,祝尔早黄复早绿。

(0)

黄河五堤咏.缕堤

黄河易停沙,恃此一束力。

东注建瓴势,犀利划南北。

敬告阳侯乡,勿谓太相逼。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